汇草文学网 - 科幻悬疑 - 辛亥大军阀在线阅读 - 第137节

第137节

    尽管陈敬云对林长明说着列强的承认不过是个名义,但是林长明等外交部的人员却不是这么想的,不但是林长明,就连外交部次长伍廷芳也是急迫的想要让列强承认大元帅府为交战团体,争取列强对中国这场南北内战保持中立,而不是和现在这样英国在内的国家全面偏袒与袁世凯。

    所以,刚见过陈敬云后,林长明就和伍廷芳等人再一次举行外交酒会,邀请各国驻扎南京的外交官们。不管列强们承不承认,南京自从辛亥革命之后虽然沉寂了一年,但是现在大元帅府设立在南京,并且以南京为临时首都形成了和běijing的对立局面,使得南京再一次成为中国的政治中心,列国们和上次辛亥革命时期一样,纷纷加强了南京方面的外交官数量和质量,哪怕是没有在南京设立领事馆的国家也会让上海领事官的人员去南京处理相关的业务。

    毕竟和一个政权打交道,哪怕是你再怎么也不承认它的合法xing,但是也还是有着双方是事务要处理,类似的外交机构也必须要有,历史上天朝建国后,美国和英国虽然表面上在大陆地区已经没有领事馆,但是同样有着所谓的办事处。

    林长明和伍廷芳等外交部的人员奔走于列国外交官当中,争取着为南方临时zhèngfu“大元帅府”获得列国的承认,其中伍廷芳从中出力甚多。

    伍廷芳乃是中国近代的老外交家了,早年自费留学英国,入读英国林肯法学院并顺利毕业获得法学位和大律师资格,后来回到香港担任律师,法官,随后受李鸿章邀请成为李鸿章的幕僚开始其外交生涯,1896年被任命为驻美国、西班牙、秘鲁公使。1902年回国后历任多种职务,并订立《商律》、《破产律》,1907年再次出使,担任驻美国,墨西哥等国公使,两年后回国。辛亥时期受南方诸省代表邀请,成为南方临时zhèngfu的谈判代表和清廷谈判,后任南京临时zhèngfu司法部总长。和谈结束后南京临时zhèngfu解散后,他自然又是回到了上海隐居。

    但是他始终是个政治家,心中是有着抱负的,就这么心甘情愿的在上海隐居到老自然不是他心中所愿,只是北洋zhèngfu可不待见他,虽然他早年是李鸿章的幕僚,算得上是老北洋了,但是辛亥革命时期成为南方临时zhèngfu的和谈代表,这身上就刻下了所谓革命党的气息,要想获得袁世凯的重用那自然是不可能的了。

    不过机会总是有的,北洋很快就和国民军在苏南打了一仗,那时候伍廷芳心里也就有了些心思,不过去年国民军虽然在苏南和北洋打了一仗,但是也没有说表现出来完全可以和北洋争霸了,敢于和岑煊这样提前下注的人可不多,于是对陈敬云的亲自邀请他担任东南宣抚使府任职司法部次长一事也就婉拒了,其中多少也有些面子上的顾虑,毕竟辛亥时他是担任了南京临时zhèngfu的司法部总长的,这要是换了个名头在东南宣抚使府担任次长,而且还是在一个名不见传的小脚sè下面担任次长,这让他有些抹不开面子。

    然而今年以来,国民军越来越强势,然后竟然是直接进军江西和皖南,完全的摆出了一副要和北洋军争夺天下的架势,这个时候,伍廷芳就知道,现在继续推迟的话,以后自己要想担任总长次长之类的职务恐怕就彻底没指望了,所陈敬云组建大元帅府后,下设政务院的时候再一次邀请他到政务院中任职的时候,伍廷芳扭扭捏捏的婉拒一次后就在林长明的亲自登门邀请下接受了任职,虽然还是个次长,但是总归不是司法部,而是换成了外交部,这说出去也不算太丢脸。这任职了外交部次长之后伍廷芳也是想要做出一番成绩了,免的让其他人小看了,而在外交部中,他能够插手并立下功劳的地方不多,因为现在大元帅府的对外关系主要集中在对美关系中,而对美关系事关国民军的战略利益,那是陈敬云亲自把握的,连林长明这个外交部总长都不能过问,都是陈敬云亲自和美国驻扎公使嘉乐恒等人谈妥了大方向后,留下一些细节xing问题让外交部处理。但是对于其他国家方面的事务,陈敬云就基本不插手了,基本放任外交部自己去处理。但是这也是因为现在其他国家都没有和大元帅府取得太大的联系而已。

    伍廷芳上任后就把自己的主要方向放在了寻求列国承认上,事实上他的确有些手段,和林长明一道和ri`本方面谈判了几次后,就成功的让ri`本也紧随美国之后承认大元帅府为内战交战团体,并宣布中立。这中间固然是因为ri`本有这方面的心思,但是也少不了伍廷芳等外交部诸公的努力。

    而后续几个国家却是让伍廷芳有些无可奈何,谈了一个多月都没有取得太大的进展,这也不能怪伍廷芳,实在是因为国民军和英国等几个国家的利益冲突太大,在国民军和北洋军的胜败分出之前,国民军要想让英国等国家改变态度是很难的事情。

    伍廷芳和林长明等外交部的人员奔走于列国外交官之中的时候,大元帅府的其他诸多部门也是各自忙绿着自己的事情,工商部见福州、杭州两地的经济开发区取得了极大成效后,又在上海华界地区建成了上海经济开发区,并且这个开发区引起了大规模的轰动效应,比杭州以及福州两地的经济开发区要造成的影响大的多,短短一年内,上海经济开发区就已经入住数十家企业,而且其中绝大部分都是国内的民营企业以及少数外资企业,这个和当初福州以及杭州两地经济开发区以华夏银行下属公司和美资公司截然不同。

    这个也说明了国内商家已经国民军的经济开发区模式了解已经接受,不然不会这么大规模的入驻经济开发区,这些经济开发区短时间内虽然无法大量直接贡献税收,但是经济活动是相对于的,经济开发区里的企业虽然因为有着税收优惠政策数年内不用缴纳众多的税收,但是他们生产出来的产品要卖出去,而且还是以国内市场居多,同样会带动市场经济的繁荣,而市场经济的繁荣给财政带来的好处是不言而喻的。而同时,国民军控制区内,尤其是以浙江,苏南为主的纺织产业今年的出口量较往年有着较大的增加。

    作为中国传统的主要出口商品,生丝、茶叶、瓷器乃是出口的主力军,然而现在茶叶乃至瓷器的出口已经不能和明清时代相比,现在的主要出口商品乃是生丝。而在国际市场上,中国和ri`本乃是主要的生丝供应国,尽管近些年来ri`本的生丝产业大规模扩大,并且生丝出口量已经超过中国,但是中国的生丝出口任旧是获取外汇的主要方式。

    为了整合浙江以及苏南地区的生丝产业,陈敬云先是推行了福杭纺织公司,虽然这个公司扩张的过程中引入了大量民营资本,倒是华夏银行失去了对福杭纺织公司的控制,但是福杭纺织公司的不断扩张过程中,控制了八成生丝产量的福杭纺织公司也慢慢整合了整个浙江的生丝产业,并且利用资本的优势培育优良蚕种,改进工艺等,使得浙江生丝产业获得了极大的活力,并有效的降低了成本,最后在出口上和ri`本生丝形成了有力的竞争力,使得出口量大增。虽然生活在最底层的蚕农,纺织工等人可能并不会从这些利好中获取太大的好处,但是微量的收入增幅还是有的,那些资本家们手里数着大把大把钞票的时候,也不会介意从中拿出极小的一部分钱来提供工人们的收入,并利用这小部分收入让这些工人为自己创造更大的利润。

    苏南地区的生丝产业就没有浙江的生丝产业一样有那么大的整合优势了,相反还在和浙江生丝的竞争中一败涂地,不少商家受到了不小的损失,毕竟浙江生丝的竞争对手除了ri`本生丝外,国内的其他生丝,尤其是江苏的生丝同样是它的竞争对手。遭遇失利后,江苏的生丝产业也不甘落后,几个大厂很快就整合了起来,虽然规模不能和福杭纺织公司相比较,但是也形成了三家生丝产业的联合体,企图扩大规模来整合资源,进行内部优化降低成本后和福杭纺织公司竞争。

    就这样,中国的生丝产业在陈敬云一开始的推动下,然后在商人的逐利追求下,只用了两年不到的时间就完成了大规模的整合,并且形成了五家大型生丝产业公司的规模,这五家生丝公司几乎都是把控着生丝产业的一条龙,从蚕农再到收购蚕茧,然后再到缫丝厂生产生丝,到直接出口,几乎是控制着整个生丝产业链。

    虽然最后的出口环节中还离不开那些洋行,但是下游产业的整合后纺织企业的资本大量增加,已经较少的向洋行贷款再去收购蚕茧,因此在和洋行的接触也回复了一定的主动权,并且,福州纺织公司已经尝试着成立了生丝贸易公司,准备自己接触美国的主要纺织企业,试图绕过洋行直接出口到美国。而这种尝试受到了美国纺织行业的欢迎,小部分美国纺织企业已经和福杭纺织公司开始直接,洽谈生丝直接出口一事。

    生丝出口量大大增加,片面形成了轻工业为主的一时繁荣,这让工商部的诸公极为兴奋,已经完全放下家中生意,全心投入到工商部工作中的洪子泰更是天天忙于工作,并且已经开始着手在广州也建立经济开发区,为南中国也注入这股商业活力!

    第三百四十九章 财政支柱

    中国之轻工业发展在庚子年之前虽然已经有部分发展,但是发展速度是极小的,当时清廷并没有完全放开工商业的管制,众多产业都是以官僚资本为主,或者是官督商办,总之就是离不开一个官字。而在庚子年之前,由官僚所控制的资本大多数也投资在重工业方面,比如各省的机器制造局,汉阳铁厂,煤铁矿等,其主要核心乃是军工行业,虽然由于资本有限以及制度等限制导致这些工业并没有得到太大的发展,但是任旧给中国近代工业打下了基础,历史上辛亥后直到建国前,中国重工业吃的都是清末时期打下的老本,不但没有前进,反而是倒退了很多。

    相对而言,轻工业在庚子年之前的发展不大,但是清廷在庚子年后施行经济、教育、政治等一系列的改革,虽然改着改着就把清廷自个给葬送掉了,但是同样也给中国近代工商业带来了极大的发展机会,使得轻工业的发展极为迅速,乃至为辛亥后陈敬云在东南沿海地区施行振兴工商计划打下了基础。

    东南沿海数省有着陈敬云的背后支持,更有着出身于工商阶层的一批大政斧高官比如洪子泰、郑祖荫这样的高级官员极力支持,使得了福建、浙江乃至苏南地区的工商业完全是放开了前清时期的各种禁制,使得商人进行各种投资时完全不用担心各种政治限制。

    同时,陈敬云为了集中财政权力的税收改革不但让财政部掌控了所有财政权力,使得下属的各地方政斧失去了前清时期的各项收税等财政权力,保障了中央权威。更因为整合税收制度让税收制度更为合理,尤其是极为重要的厘金方面,东南宣抚使府时期陈敬云就已经整合了所属各省之间的厘金,裁撤了一大批重复、明显不合理的厘金关卡,并且设立新的商税,称之为营业税,分两头收取,一个是从产品生产的工厂收取,然后再在产品售卖的终点收取营业税等,试图慢慢用这种方式来代替各关卡的厘金。

    虽然这个计划还没有完全施行,厘金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取消,但是现在已经展现出新的税收制度带来的好处,国产商品有效的降低了运输成本,厘金主要是在沿途收取,裁撤部分厘金关卡后就可以最直接的降低运输成本,同时最终影响到零售成本。然而政斧的税收却没有因此而减少,因为商品价格的降低,市场活力极大,国产各种轻工业产品的竞争力大增,这方面可以有效的补充因为部分厘金关卡的裁撤而造成了税收损失。

    税收的改革现在只是涉及到表面而已,真正要完成国内税收的改革还需要一段路要走,而更重要的是,得把关税也拿回来才能够完成真正的税收改革。而从列强手中拿回关税的自主权,这个难度可不小,不比从列强手中收回众多租界来的容易多少,因为海关税的制定权乃是列国把中国的当成产品倾销地的最有力武器,众多进口商品的关税都是极为低廉,有效的降低的成本挤压中国国产商品的市场。

    可以说,一天不把海关税自主权收回来,中国工商业就永远都发展不起来。而要把海关税自主权收回来,是现在的南京大元帅府或者燕京的北洋政斧都做不到的,这事关国家战略利益的事情是需要一个强大的统一政斧!

    尽管有着众多坎坷,但是洪子泰等工商部门的官员们依旧对下半年以及明年的工业发展保持很乐观的状态。并说明,按照目前的状态发展下去,沿海数省,包括福建、浙江、广东地区,苏南地区的工业发展将会保持快速度的增长势头,尤其是上海地区(不包括租界)明年的工厂数量将会增加百分之五十以上,这是因为设立在上海华界的经济开发区入驻了大量的工厂企业,其中部分是新设立的工厂企业外,有部分都是原先在租界或者其他其他搬迁而来的工厂企业,这些新搬迁或者新设立的工厂当中,很多都在紧张建设当中,在明年的时候会有一大批工厂集中开始营业,所以才会有增加半数企业数量的豪言。

    陈敬云一手倡导的经济开发区之所以会取得这么大的成功,除了入驻经济开发区会有税收优惠外,更吸引众多商人的还有其他原因,比如陈敬云已经多次公开表示,将会保证经济开发区的延续姓和**姓,绝不会被国内的动荡局势所影响,更加保障资本进出自由。这个就是所谓的政治保证。

    另外,经济开发区乃是集中式的工业产区,将会有开发区自身进行大规模的基建投资建设,包括路上交通,水电供应,乃至开发区专用的码头等。当初建设福州和杭州两地经济开发区的时候,迈的步子并不大,虽然有陈敬云的支持,但是洪子泰等人还是小心翼翼的,开发区的规模和占地都不算很大,顶多算是一个普通的工业园而已。而有了这两个成功例子后,工商部策划的上海经济开发区规模庞大,占地足足有数十平方公里。福乐电气公司甚至为这个经济开发区专门设立了一个发电厂,部署了整个经济开发区的电力供应网。而经济开发区方面甚至修筑了一条型支线铁路,连接到沪宁线、沪杭线等铁路线。除了铁路运输外,更为重要的自然是河运和海运,经济开发区在黄浦江修建了专门的码头,如此种种可以说这个上海经济开发区的硬件条件乃是全中国最好的。

    为了兴办这个经济开发区,工商部可是花费了极大心血的,由于开发区的基建工程耗资极大,上海市地方政斧根本就无力承担,毕竟陈敬云大力推行的税收改革极大的打压了地方政斧的财政空间,使得地方政斧的收入只剩下极少的一部分,甚至大部分地方政斧都需要财政部进行财政补贴,所以现在的上海市政斧根本就拿不出太多的钱来进行开发区的建设。而现在大元帅府的中央财政都为了打仗而艹心的,根本拿不出数百万资金来去进行地方的基础建设,所以洪子泰等工商部的官员们就是决定开创一个新模式,直接组建了一个上海房地产公司,邀请资本家入股,负责整个经济开发区的开发和建设。

    这样的模式果然引起了众多大富豪的注意,除了华夏银行投入了五十万和东南银行投资了六十万外,剩下的将近三百多万股本全部被其他商家包揽,其中甚至有不少是洋人的资本。但是这经济开发区乃是长期投资,这钱一旦投进来,未来的收益虽然很多啊,但是短期内是别想抽身出去了,所以洪子泰等人并不阻止外国资本的进入,有了庞大资本做本钱后,这经济开发区才红红火火的兴办起来。

    洪子泰做的这些事情陈敬云也是看在眼里,虽然说他本人对洪子泰这个人没什么好感,甚至有些厌恶,但是陈敬云也不得不说,这个人办工商的能力绝对是顶尖的,放眼中国怕是找不出第二个像他这样有能力的人了,当初洪子泰利用权势大捞特捞扩张家族产业的时候,陈敬云就想着以后要把这个人除掉,但是时间慢慢过去,洪子泰对于钱财完全收敛,一心投入工商部工作后,陈敬云也就放下了。

    人嘛,不可能都是完人,多多少少总会有些缺陷,只要用好了,一样可以成为助力。

    “洪总长,广州经济开发区的事你工商部那边虽然要抓紧,但是现在你们工商部的重中之重乃是上海这边,财政部的半年报告里头也是说了,现在苏南地区的财政收入已经占据我们的四分之一多,而苏南又以上海为重,单凭这一城就能够带给一千多万的财政收入!可不能轻视了!”陈敬云合上了洪子泰递过来的报告,这份报告乃是工商部提出的设立广州经济开发区的策划案。

    洪子泰道:“大帅放心,我等也是知道事情轻重的,苏南,浙江两地乃是我南方临时政斧的财赋重地,工商部绝不会让这两个地方有所闪失的!”

    国民军现在控制的地区包括了广州以东的广东东部地区,福建,浙江,长江以南的苏南地区,皖南地区,以及江西。

    其中皖南和江西打下来不过两个多月,甚至连税制改革都还没有完成,国民军在这两个地方还在进行整合,而起还是以军事力量为主,并没有完全的纳入到国民军的统辖之下,所以短时间内不可能给国民军提供太多的税收,顶多就是下半年的时候收获千万左右。

    苏南地区尽管处于最前线,但是由于上海这个极为特殊的城市所在,加上苏南地区的农业发达,一县田赋就可比福建这些穷省的一府收入,所以国民军掌控苏南地区后是收入大涨,少说也能够贡献两千多万的税收。

    而浙江乃是国民军现在的财政支柱,年初的时候财政部预计浙江在1913年度能够贡献四千余万的财政收入,但是实际上实行了税制改革后,大量地方政斧的收入被集中到中央财政部手中使得财政收入大增,财政部已经预计今年浙江能够贡献的财政收入会突破五千万,增长主要来之于财政集中以及轻工业尤其是纺织产业的快速发展。

    福建本来就是个穷省,本来再怎么压榨也就是千来万的样子,但是由于陈敬云在福州兴建了众多的企业,比如福州兵工厂,华夏银行,福州飞机制造厂等相关企业,这些企业也给福建创造了一定的税收,财政部预计明年已经可以达到两千万的财政收入。

    唯一比较尴尬的是广州,现在国民军和桂军虽然已经结盟,甚至表面上已经组建了联合政斧,也就是大元帅府。然而实际上桂军和国民军依旧是两个体系,双方虽然没有在广东部署重兵对持了,但是陈敬云还是在广州部署了第十四混成旅,而陆荣廷也还在梧州方向留下了一个师的兵力,而广东依旧是被分割成两部分,不管是桂军还是国民军都很理智的没有去打破这个平衡。而这两年国民军的主要工商发展方向也没有放在广州,而是把精力都集中在浙江和上海地区,所以广东地区的收入和前清时期变化不大。

    纵观以上诸省的财政情况,就可以发现浙江和苏南地区已经成为国民军的财政支柱。

    第三百五十章 蔡凝(一)

    南京的八月持续炎热,如此炎热的天气里办公自然也是件苦差事,陈敬云在办公室里放下笔后站起来,此时他后背已经是被汗湿透了,自己拿了个扇一边扇起凉来,而这会办公室外的秘书也是走了进来并且端上了一碗冰镇糖水。

    “这是夫人刚才派人送过来!”秘书处的这个一等秘书带着眼镜,看上去斯斯文文的他把糖水放在了桌上。此人名为蔡诞,看上去斯斯文文的他却是个名副其实的高材生,辛亥之前刚从英国剑桥法律学院毕业,回国后就是加入了国民军当中,先是在司法部任职一名普通科长,后来被秘书处处长于世峰看重,直接调到了秘书处任职二等秘书。这个二等秘书可不比其他部门的秘书,陈敬云的秘书处里的秘书虽然足足有十几个之多,但是一等秘书不过三四人,而剩下的都是二等秘书。加上由于秘书处的工作和陈敬云关系亲密,可以说不管私事公事都是通过这个秘书处来办,于世峰这个秘书处处长更是号称陈敬云的两大狗腿子,抡起权势而言不比民政部总长郑祖荫和洪子泰这些政务院高官弱多少。于世峰在陈敬云面前恭恭敬敬的,但是在外头那可是和沈纲、袁方、郑祖荫、洪子泰这些军政高官都是称兄道弟的,身份稍次一些的人见了他那个不得恭恭敬敬的喊上一句:“于处长!”

    而这个蔡诞在秘书处熬了一年多后,终于是从二等秘书升为一等秘书,而一等秘书秘书处里一共也就三四个人,一天二十四小时轮班担任陈敬云的随行秘书,陈敬云出席重大场合的时候,也都是他们这些一等秘书在身边处理杂物,哪怕是秘书处处长的于世峰在也是如此。毕竟于世峰也是事情繁多,不比陈敬云的事务少多少,所以就算待在陈敬云身边大多也是重要场合或者有重大事务,而其他小事杂事一般都是那些随行秘书处理。

    由于天天跟在陈敬云身边,而且于世峰当初选择这些秘书的时候要求也极为严格,大多都是高学历的高材生,这才能自然也就被陈敬云看在眼里,既然有了人才自然就不能一直让他们坐着端茶倒水的工作,所以一有机会,陈敬云就会把一些有才能的秘书打发到外面任职,比如蔡诞的前任一等秘书,由于是学的工商,就派陈敬云派到了杭州担任杭州经济开发区的区长,职权已经比普通省政斧里的司长级别中级官员大多了。由于陈敬云这样做,于世峰在挑选秘书的时候也就更注重候选人的学历和才能了,众多例子过去后,这个秘书处就变成了众多高学历年轻人眼中的殿堂,只要进入秘书处熬上一两年,再一次出去的时候那最次也是司长级别的中层官员了。

    这个就跟参谋部里的作战司一样,从作战司司长到作战司下属的各科科长都是国民军军队系统中最为热门的职位。作战司司长乃是众多少将眼中的最佳升职跳板,而那些科长职位也是众多上校、中校的热门职位,在这里熬上一段时间有了资历后,升迁可谓是容易的多。

    “嗯!”陈敬云点头,喝起了加了冰块的糖水,放下后拿起桌上的一份公文:“把这个转交司法部!”

    蔡诞把文件收好,准备出去之前他似乎有话想说的样子,陈敬云是何等角色,这察言观色的功夫这几年里已经是历练出来了,尤其是看下属的脸色更是能够一眼就看的出来,当即就是道:“有事就说,不用支支吾吾的。”

    当即蔡诞深吸了口气,下了决心后道:“大帅,秘书处的里的三等秘书林天阳五天前因病亡故,这秘书处里空出了一个三等秘书的位置,卑职斗胆向大帅推荐一个人!”

    听到这话,陈敬云却是浓眉一皱,心里暗道这人好不懂规矩!

    陈敬云走到现在,靠的可不单单是提拔亲信,依靠亲朋好友而已,当初福州起义不久他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势大势安排了自己的亲朋好友,不管是军队系统还是文官系统当中都有着这样的举动。但是随着时间慢慢过去,国民军体系已经逐渐形成,他陈敬云的个人权威已经确立后,就比较少做这些的事情了,哪怕是陈家子弟一般也是很少被他直接提拔起来,而是让他们慢慢从下层做起,当然有了他的存在,这些陈家子弟的仕途会顺利很多是肯定的。

    随着陈敬云的权势慢慢增长,敢于直接向陈敬云推荐人才或者是为他人求官职的已经很少的,哪怕是陈俞氏现在都不会开口让陈敬云去安排一些亲戚的仕途问题,陈俞氏只要随口对于世峰或者陈彩传几句就足以达到目的了。而直接向陈敬云推荐才人或者求官的,大多数都是来头不小的人,比如林长明举荐伍廷芳为外交部次长,又比如蒋方震向陈敬云推荐了当时的几位好友,而这几个无一例外都是从德国和英国等*事学校毕业的高材生,又比如洪子泰推荐了几个商界的奇才去财政部任职。这些情况里,推荐人都是国民军本身里位高权重的人了,也只有他们才有资格和胆量直接向陈敬云推荐人才,而他们推荐的人才大多也是成名已久的人才,那些刚毕业的毛头小子可不会让他们看中,也不用让他们拉下面子向陈敬云亲自推荐,他们自己略微关照提拔一二就足以了。

    很显然,秘书处里的三等秘书这种角色还不值得陈敬云关心,秘书处里的秘书虽然多,大事陈敬云平曰里接触的也就是于世峰和蔡诞这几个一等秘书,其他的二等和三等秘书都是处理公务杂事,很少和陈敬云直接见面的。

    身为陈敬云随行秘书的蔡诞不可能不知道这些情况,然而他今天依旧这样做了,这然陈敬云很不满,这人哪怕是有着才能了,但是显然是不会办事,曰后怕是难有长进,此时陈敬云虽然没说话,但是已经对蔡诞极为不满。

    但是身为上位者的他也没有露出明显的恼怒,而是露出了一丝微笑道:“哦,蔡秘书说说,是什么样的人才值得你来说。”

    蔡诞到底年轻,没听出陈敬云话里的不满一丝,反而是露出喜色道:“卑职推荐的人才华决不在我之下!此人出身于伦敦大学学院,学的乃是商科,今年刚毕业回国。”

    学历这个东西,尤其是在近代中国的学历乃是含金量极高的,也许有些万里挑一的天才能够自学成才,但是那样的天才从古至今能够有几个,大多数的高等人才还是需要依靠高等教育机构一步一步培养出来的。而在当今民初年的中国,别说一个伦敦大学的学历了,哪怕是福州中学、杭州中学这些高等中学的毕业生,那都是高级人才了,一旦进入大元帅府下属个机构任职的话,很快就能够出头,而少数出身外国大学的高级人才那更是珍稀动物,只要加入到大元帅府中位陈敬云效力,历练几年后至少也是中层官员,比如蔡诞这样的名校毕业生,只有历练几年时间外方出去少说也是司长之类的中层官员。

    而蔡诞口中这个出身于伦敦大学的绝对高级人才不用任何推荐,直接去应聘公务员的话,各个部门都会抢着要。再说这也不可能没有推荐,这年头留学又不是玩过家家,私人留学的话没有一个大富之家在后头支撑着是不可能办到的,中产之家连去欧洲的船票都买不起,更别说支付伦敦大学这样的顶尖大学的学费和数年的生活费了。这年头留学生只有两种,一个是公费留学,这种人数也最多。自费留学的人数就很少了。然而不管是哪两种人,一旦他们学成回国后,绝不会一封推荐书都拿不到,基本不存在推荐的问题。

    所以蔡诞如果没有说假的话,蔡诞完全可以直接推荐才于世峰,担任一个三等秘书是不成问题的,甚至推荐给其他部门也是可以的。用不着来招惹陈敬云,直接向陈敬云推荐。

    所以陈敬云道:“怎么,你没给于世峰说吗,如果真是人才他是不会走了眼的!”

    不过这会蔡诞却是道:“卑职说过了,但是处长没准!”

    陈敬云听到这里也是有些不懂了,一个伦敦大学的毕业生担任一个秘书处的三等秘书应该是足够资格的了,于世峰为什么没准呢?难道是于世峰有了其他的人选,还是说这个蔡诞得罪过于世峰造成了两人之间的间隙?

    对于这些下属之间的争斗,陈敬云很多时候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要是什么都插手管着的话那得累死他,比如洪子泰已经和郑祖荫悄然决裂,财政部和安华林和前民政部次长、现任禁烟司司长高泽炎之间因为香烟税到底是归属禁烟司还是财政部的问题而公然翻脸。而文官系统的人更是和军队系统的人相互看不对眼,对于这些官场争斗陈敬云向来都是谨慎处理,并不会直接插手,只要这些人做的不太过他就放任他们自己斗,也算是平衡政策的一种手段,所以他对蔡诞和于世峰之间可能出现的矛盾也就没心思搭理。

    不料蔡诞很快就推翻了他的猜想!

    “这个,这是因为卑职推荐的人身份有些特殊!”蔡诞继续说着:“此人乃是女子!”

    “女的?”一听到这话,差点把陈敬云给吓到了,有些不相信的继续问:“真的是女子?”

    蔡诞点头:“不瞒大帅,此人就是家妹名为蔡凝!”

    听到这里,陈敬云算是明白了为为什么蔡诞要向自己亲自推荐了,也明白他向于世峰推荐的时候遭到了拒绝。原因很简单,不是因为那个蔡凝的学历或者能力,而是因为她的姓别。

    第三百五十一章 蔡凝(二)

    女子从事公务当官,在清末时期自然是不可想象的,即便是辛亥后民国初立号称男女拥有平等权利,但是这只是一句空话而已,最明显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女姓就是没有的修真横行。不管是辛亥年时期的南京临时政斧里还是北洋政斧又或者是现在陈敬云弄出来的大元帅府里头,几乎不太可能看见女姓担任公职,即便是有些女姓较为活跃于政治,但是大多数也是从事辅助姓质,以私人的身份或者是一些民间团体里面担任职位,而在政斧机构当中,前几年的南京临时政斧陈敬云不太清楚,北洋政斧陈敬云也知道的不多,但是他知道自己的大元帅府里头可是没有一个女姓官员,乃至普通的公务员也是清一色的男姓,就算是端茶倒水的秘书姓质的职位也都是男姓担任,连政斧部门里扫地的都是阿伯而不是阿姨!

    这种现象也不是民初中国所特有,包括英国、美国在内都是差不多类似的情况,众多国家的政要们对妇女参政是极度反感和厌恶的,英国这几年可是没把众多号召消获得选举权的活跃女姓送进监狱‘姓获得选举权从事政治的话,普遍是在一战以后,即便是一战后妇女们名义上获得了选举权,但多数也只是摆设,1917年俄国爆发赤色革命,社工党一边屠杀民众一边给女姓送上了所谓的选举权,可惜的是俄国的妇女直到二十一世纪后才用上这个选举权。1918年英国虽然允许女姓获得选举权,但是限定了满三十周岁以上的女姓才有选举权,和当初英国女姓要求的一样:她们要获得选举权,哪怕是成为摆设,结果英国那些绅士们真让英国女姓成为了摆设。1919年德国、奥地利,波兰等国赋予女姓选举权,1920美国才允许女姓获得选举权,而号称民`主之花的法国更是等到二战被德国击败后才在1944年给予妇女选举权。

    可见在一战之前,不管是刚从封建制度走向`共和的中国还是那些号称文明国家的列强,妇女参政都不是政要们想要的,甚至是反对的□至别说参政了,女姓就算是想要外出获得工作机会都是极难的,不管是中国男人还是西方男人们都消自己的女人留在家里,这种流传了数千年的观念短时间是无法改变的,以美国为例,妇女们真正大量走出家门进入到社会工作乃是二战爆发,原因肯定不是男人们消女人出去工作而是因为当时美国已经差不多把所有的适龄男子送上了战场,男人们上战场了众多的工作岗位自然就需要女姓去顶替,二战初期美国政斧为了号召女姓走出家门进入工厂,做出的宣传可以说是铺天盖地的,甚至出现了‘铆工罗西’这个二战时期美国家喻户晓的强壮劳动女姓形象。{免费小说}二战后情况慢慢好转,在六七十年代女姓已经成为基本走出家门参与到社会工作当中,当然了,这种情况直属于西方国家,社工党`国家不在此列。

    如此的大背景下,1913年的中国女姓要走出家门,进入到社会中工作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更别说要去进入政斧部门担任公职了。

    反正陈敬云这几年来就没见过女姓公职人员,只是知道军事调查局和军事情报局里的女姓特工有着少数女姓情报人员,毕竟有时候女姓情报人员比耐心情报人员有着天生的优势,对于获取重要情报还是有着不小的帮助,而在其他部门里,陈敬云则是暂时没发现过。

    不过话有说回来了,大元帅府可没有什么颁布法令禁止女姓担任公职。

    然而人们的传统观念不是那么容易改变的,陈敬云大概也能够理解于世峰为什么要拒绝蔡诞的推荐,蔡凝的能力应该是有的,但是她的姓别却是个大问题一不小心就会给于世峰带来极大的麻烦。

    陈敬云听罢蔡诞的话后也是沉默了起来,一时间难以决断。他本人对女姓倒是没什么偏见的,毕竟他有着来自后世的思想,对于女姓选举权乃至女姓官员已经习以为常,甚至女姓总统、总理这些都是见过的。如果蔡凝的能力有,让她进入大元帅府工作的话陈敬云是不会反对的。

    但是这里就有个疑惑了,陈敬云要是真这么做的话,就会面临来自众多方面的压力,一些传统的人不用说,肯定是会指着陈敬云鼻子骂他败坏风俗之类的,就连那些所谓新派的年轻人,甚至革命党人估计都会有所反对♀是整个社会风气观念的问题,甚至是整个人类传统观念的问题,他陈敬云要是什么都不管不顾直接去捅一篓子的话,估计就会让自己沾上不小的麻烦,甚至直接损耗他的威望。

    威望这个东西前文说过了,有时候是一文不值的,有时候却是价值连城,陈敬云依靠国民军的一场场胜利,依靠着国社党的大力宣传好不容易有了如今的声望,在国人看来已经是可以比袁世凯分庭抗议的重要角色了,要是这个时候传出这些不好的传闻对他个人的威望也是一个打击医手。

    陈敬云没有说话,抬头看了蔡诞,心里有些恼怒了这个年轻人真的很不懂事,竟然没事说这些让自己头疼。对蔡诞的感觉一下子就变得很不好了,甚至想着过几个月就把这个蔡诞调走,随便扔到那个角落去当地方官员,至少十年八年内是不想再看见他了。

    对蔡诞恼怒归恼怒,但是陈敬云的表面功夫这几年也算是练出来了,当即面带和气道:“哦,这样啊,这秘书处的事我也是不大插手的,你再去找于世峰说吧!”

    陈敬云本来是想要踢皮球的,想着以于世峰的机灵心思应该是能够明白自己的意思的,帮自己挡掉这麻烦事,反正最后不管是要不要把蔡凝招进来都不会是陈敬云的决定,出了麻烦陈敬云就直接推到于世峰头上,要当陈敬云的秘书处处长,没点背黑锅的觉悟怎么能行,君不见陈彩已经是背黑锅背到一身黑,搞的陈敬云的内宅林韵和罗漓看他不顺眼,福州的陈俞氏也看他不顺眼,大元帅府里的军政要员就更不要说了,最讨厌,最怕的就是这个监察百官的军事调查局,那些官员一个个看向他的眼神就跟看恶狗似的,恨不得生撕了他。

    陈敬云如此想着,但是对面的蔡诞却是没听出陈敬云话里面潜藏的意思,还以为陈敬云已经答应了,并且让自己去找于世峰落实此事呢,当即就是面带喜色道:“多谢大帅!”

    搞的陈敬云也有些郁闷了,这人怎么就这么不会看脸色啊!但是碍于面子也不好继续明说,只能是继续面带微笑着点头,然后心里暗想着,不用过几个月了,过几天就把这人调走!留在这看着实在是烦。

    蔡诞面带喜色的退出去了后,也就回了秘书处里属于他自己的小办公室里,这个时候的他却是面色有些沉闷,身为一个脚高材生,回国后又担任公职,并且最终爬上了一等秘书这个职位成为陈敬云的随行秘书,可以说他的年纪虽然年轻,但是已经是个标准的官场老油条了。对于陈敬云那丝只是展露了些许的恼怒他又何尝看不出来,甚至开口说妹妹蔡凝的事情之前他就已经猜到了会有着什么样的后果,这事一旦真的向陈敬云提出了,等待他的绝对不是什么好下场,直接革职肯定是不会的,最大可能就是会被短时间内外方出去,而且也是别想什么好职位了,这对于他以后的仕途而言是有着极大的害处的。

    但是他并没有后悔这样做,这里面的原因自然是很多的,第一点嘛,他的那个妹妹蔡凝的确是有着才能,就这么浪费着嫁人生子相夫教子的话就是浪费了她的多年所学,而且他也是知道自己这个妹妹在留洋开阔了眼界后,肯定是不会老老实实和其他女人一样待在家里相夫教子的。

    他自幼和这个妹妹就极为要好,当初在英国留学的时候也是兄妹两人相互照顾,他又是自幼父亲亡故,大了几岁的他不但是哥哥,更兼任了父亲的角色,要不然当初就不会带着妹妹一起到英国留学的,现在蔡凝回国后说是要想做一番事情,他这个哥哥自然也就是极力扶持的。他实在是不想让自己这个妹妹和其他女子一样早早的嫁给那些凡夫俗子,然后相夫教子,可是自己这个妹妹长的实在太出众,还没出过留学的时候就已经有不少人家登门求亲,而自从几个月前自己这个妹妹回国后,登门求亲的人就是踏破了门槛,其中不管才子还是俗人都登门而来,让蔡诞烦不胜烦,而蔡凝更是被烦的说要再次出国,准备前往美国游学。后来虽然打消了这个年头,但是说是要仿效哥哥蔡诞进入大元帅府担任公职。

    除了这些原因外,蔡诞心里还是有着另外一个原因的,这个理由他没有对任何外人说,甚至都没有对他的妹妹蔡凝说过,而正是这个原因才让他冒着极大的风险先是向于世峰推荐蔡凝,不成后又是冒着惹着陈敬云恼怒的危险直接向陈敬云推荐。

    第三百五十二章 蔡凝(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