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百六十三 黑山张燕
所谓的黑山军,其实说通俗点,就是一伙人多势众横行山脉的山贼。 在东汉末年,黄巾起义以后,几乎天下贼寇乱军都趁机出现,天下大乱了,有机可乘,自然贼寇丛生。 而黑山军,又称黑山賊,于黄巾叛乱时兴起,盘踞在太行山和燕山一带多年。 在黄巾起义被镇压后,黄巾军余党大多投靠黑山军,加上其首领领导有方,黑山军势力急剧扩大,兵马达数十万之众。 黑山军作为山贼常年出动四处打野,人多势众,基本北方势力没人敢惹,甚至曾攻占过北方重镇邺城、常山,打的袁绍都害怕。 说实话当时的山贼能达到这个规模不容易,要知道当时的曹操总共也就过万人马,刘备更是苦哈哈。 而黑山军出去打劫一趟据说都是十万之众,不知道老曹老刘他们当时会不会脸红,他们混的还不如人家山贼。 而说到黑山贼,就得说到领头人物,也正是有了他的存在,才有黑山乱军的存在。 他们的首领,叫做张燕,本姓褚,生卒年不详,常山真定人,东汉末黑山军首领。 说到张燕,大家对他的印象可能仅仅是演义中的一句“黑山贼张燕引军十万来降,操封为平北将军……” 或是三国志二公孙陶四张传中寥寥二百字的记载。可能绝大多数人认为他仅仅是山贼而已。 但其实,张燕也是汉末争夺天下的英雄之一。 中平元年,黄巾起义爆发,褚燕聚集一帮少年为强盗,在山水间转战出击,待回到真定时,部众已经达到一万多人。 中平二年,当时博陵人张牛角也聚集起一伙人,自称将军,与褚燕合兵一处。 褚燕推举张牛角为首领,进兵攻打瘿陶,张牛角被流箭射中,身受重伤,临死之前,命令他的部下尊奉褚燕为首领。 张牛角死后,众人一起拥戴褚燕为首领,于是褚燕改姓张,唤作张燕。 因身轻如燕,又骁勇善战,所以军中都称他为“飞燕”。 后来张燕的部队不断壮大,与常山、赵郡、中山、上党、河内等地叛匪互相联络,叛匪中的小头领孙轻、王当等人,都带着部众归附到张燕麾下,张燕部众发展到近百万人,号称“黑山军”。 黄河以北的各郡、县都受到侵扰,朝廷却无力派兵围剿。 当时的黑山军真的是牛,哪里是山贼,简直可以称作是另类的北方霸主了。但是人多也有人多的不好,粮食不够,分配不均,混不下去了。 张燕也很识时务,他跟张角不一样,张角要夺天下,他没有野心,都是贼寇乱匪,宋江想到的,一千多年前的他自然也能想到,张燕也想为自己和手下人谋个好前程,于是派人到朝廷主动请降,就是宋江说的请求招安。 于是,张燕派使者到京城洛阳,上书朝廷请求归降。汉灵帝于是任命张燕为平难中郎将,使他管理黄河以北山区的行政及治安事务,每年可以向朝廷推荐孝廉,并派遣计吏到洛阳去汇报。 事实上,他最后也是三国里面为数不多的几个得了善终的黄巾贼领袖。 “太祖将定冀州,燕遣使求佐王师,拜平北将军;率觽诣邺,封安国亭侯,邑五百户。燕薨,子方嗣。方薨,子融嗣。” 历史上的张燕最后可是本人封侯,最终寿终正寝,子孙袭爵的好下场。 不得不说,作为狡猾,机会主义者,行走于高贵和土匪之间的张燕,总是选择能带给自身,最大好处的那条路。 这并不是公孙瓒,和黑山军的第一次打交道了。 自打董卓祸乱朝廷,天下诸侯讨董卓,起张燕也顺应时势,带着他的部队与各路诸侯结盟。 转眼间,天下诸侯自己又打起来了,袁绍与公孙瓒争夺冀州,张燕这次选择帮助公孙瓒。 公孙瓒跟他一样都属于从底层爬上来的人物,不像是袁绍那样的公族子弟出身,公孙瓒在北方征战多年,大家也都比较熟悉了,公孙瓒素有实力名望,白马义从谁人不知。 反而是袁绍公族出身,跟张燕本来不是一个阶层,又是客军来夺冀州,不像公孙瓒在北方多年,张燕自然从心底里选择支持跟自己一样出身逆袭,都在北方,比较熟,又有军事实力的公孙瓒了。 初平二年,袁绍与公孙瓒第一次争夺冀州爆发战斗的时候,张燕便派部将杜长等人带兵帮助公孙瓒,只是最终被袁绍击败,张燕的手下部众稍稍散去了一些。 张燕的黑山军在发展、壮大过程中,与占据冀州的袁绍集团矛盾尖锐。从献帝初平年间开始,双方的冲突不断,故此被袁绍的谋士沮授视为心腹大患。 为了打败袁绍,张燕在三个方向先后发难。 他不仅在袁绍的腹地冀州挑起战事,还与幽州的公孙瓒集团联合,此外还派兵向兖州发展。 而在类似于袁绍版“隆中对”中,也曾提及黑山军的存在。 从事沮授说绍曰“将军弱冠登朝,则播名海内;值废立之际,则忠义奋发;单骑出奔,则董卓怀怖;济河而北,则勃海稽首。振一郡之卒,撮冀州之觽,威震河朔,名重天下。 虽黄巾猾乱,黑山跋扈,举军东向,则青州可定;还讨黑山,则张燕可灭;回觽北首,则公孙必丧;震胁戎狄,则匈奴必从。 横大河之北,合四州之地,收英雄之才,拥百万之觽,迎大驾于西京,复宗庙于洛邑,号令天下,以讨未复,以此争锋,谁能敌之?比及数年,此功不难。” 袁绍一生就奉行此策略。 其中,把“黑山”列为与公孙瓒同等的大敌。 况且张燕活动于冀州山区,更是心腹之患。而没有最终消灭张燕,不失为历史上袁绍灭亡的一个重要原因。 作为游击战和打了就跑战术的专家,张燕善于伏击和欺骗,善于让自己和自己的士兵们脱离危急情形,尤其是于深山作战的时候,他手下的精锐,几乎可以以一当十,不失为一个强有力的盟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