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草文学网 - 玄幻奇幻 - 民国之文豪在线阅读 - 第234节

第234节

    穆琼买了一大片地,也就花了两万大洋,而这块地上,他打算盖三所学校。

    一所启蒙学校,两所职业技术学校。

    而后者之所以要分成两所,这是因为穆琼打算办一个男校,一个女校。

    其实他更想办成男女混合学校,但他真要这么干了,可能会招收不到女学生,干脆就放弃了。

    这三所学校,按照穆琼的打算,会向上海以及上海周边的底层百姓招生。

    启蒙小学收六岁以上十二岁以下的孩子,不论男女都收,男生每年收学费六元,女生免费,学校管一顿午饭,主要教授国学和数学,还会有其他课程,总体来讲跟其他小学差不多。

    至于那两所职业技术学校,则招收十二岁以上的少男少女,当然了,也会适当放宽一些——十岁的孩子若是懂事会干活,也可以进来读。

    男子职业技术学校,白天会让他们学技术、工作,晚上就分班学认字,上文化课,学校不收学费,但管一日三餐和住宿,还会发校服,形式有点像招收学徒。

    女子职业技术学院情况相似,只不过教授的技术不同,比如男学生可能会教导他们木工之类的技术,换到女学生那里,教的就是做衣服之类了。

    同时,不管男女,要是表现出色,还可能会学到更高深的技术,比如可以选一些男生,教导他们使用机器修理机器,也可以选一些女生,教导她们医护方面的知识。

    这学校是慈善性质的,虽然让学生们工作干活能得到一些收益,但肯定赚不了钱,能维持收支平衡,就已经谢天谢地了。

    办这样的学校,主要是为了让底层的百姓多学点东西,改变他们的人生,给他们灌输一些他希望他们懂得的知识……因而穆琼也就往实用方面努力,英文之类没有必要的东西,干脆就不教了。

    当然了,要是有学生特别聪明,值得培养,他也可以花钱资助他们去读平安中学。

    那所启蒙学校暂且不去说它,就说那两所职业技术学校,加起来一年能培养出一千人的话,十年就是一万人,二十年就是两万人,两万个识字的技术工人,想来不至于一点用没有,这些学生,兴许还能教导出更多人来。

    更何况要是这学校办得好,他还可以多办几所,多招点学生。

    不过想那些,就有点远了。

    现在学校甚至还没有建起来。

    穆琼写了详细地计划书,又去联系合适的工人帮他盖房子,这么折腾的时候,霍安妮把《百科全书》需要的图全都画好了。

    霍安妮的绘画技能一般,但她画的图有个好处,那就是写实,而这正是穆琼需要的。

    看过霍安妮画的图之后,穆琼当即带着自己的稿子和霍安妮的图,去找了章澈。

    这书,绝大多数都是穆琼翻译的,这些文章穆琼全都标了出处,至于他自己写的,则标注了“编者楼玉宇”的字样。

    “章叔,这些稿子,有些是我翻译的,有些是我看着资料写的,我并不能保证里面的内容全部正确,你可以找人检查一下,然后再印刷上市。”穆琼道:“这本书的版税我一分不要,只希望这书的售价,可以便宜一些。”

    章澈已经在看那些稿子了,看的惊讶极了。

    章澈作为商业印书馆的主编,也算是见多识广的,别的不说,地球是圆的这一点,他就很清楚。

    但他对地球自转公转这些,了解的却不多,也不知道原来太阳那么大!

    还有后面很多知识,也都是章澈不了解的,比如说雪和雨的形成之类。

    这么一看,他立刻就意识到这本书的价值了。

    这书推广开来,绝对能让很多人受益!更能让他们国家的学生,了解这个世界!

    “这么多稿子,大概能印两本书,就标注一和二好了,它们会以五分钱一本的价格出售。”章澈道。

    之前的《英文短文》,是卖一角的,这书卖得比英文短文还要便宜。

    商业印书馆以这样的价格出售这书,这是真的赚不了什么钱的,毕竟这书并不薄。

    而这,也是有原因的。

    《英文短文》这书,是给学英文的人看的,而能学英文的人,再穷也穷不到哪里去。

    这本书则不一样,这本书,所有识字的人都该去看看,都该知道一下,世界有多大!

    既如此,卖太贵就不合适了。

    穆琼和章澈商量好,就离开了商业印书馆。

    而这个时候,宋彦秋已经带着诸多书籍,来到了湖南长沙。

    他带来了很多新鲜的货物,但最多的还是各种书,《留学》、《求医》、《流浪记》、《我在百年后》、《传染》,还有教育月刊希望月报……这些书放在一起,重地不行。

    到了地方之后,宋彦秋先租下了一个宅子,用来放这些货物和书,然后也不急着卖东西,而是先给这边的读书人送帖子,请他们来参加文会。

    这年头的读书人,其实都是有钱人或者有权有势的人,而但凡有钱或者有权有势的人,又都会读书……

    少数一些在乱世出头的武将,他们倒是算不得读书人,但宋彦秋以霍二少的名义送上一份礼也就没事了。

    文会这天,宋彦秋这里格外热闹。

    然后,宋彦秋就将带来的书全都拿了出来给人看,又展示自己带来的各种商品。

    不管是宋彦秋带来的搪瓷杯搪瓷脸盆雨鞋纽扣,还是他带来的书,都大受欢迎。

    尤其是那些书……文会上,很多人都随意拿了一本来看,结果还没看完,文会就结束了,偏偏宋彦秋还不把书送给他们……

    宋彦秋当然不送的,他表示,这些书其实不是他的,他做不了主,但这些书,明天会在一家书店寄卖。

    看书看了一半的人,基本当天晚上,就吩咐家里的下人,让那些下人明天一大早去买书了,他们都不差钱,因而还让那些下人每本都买下来。

    这也就算了,宋彦秋还找了一些人,装作是去买书的人……

    这天,天刚蒙蒙亮,长沙的某个书店门口,就排起了长队。

    一大早起来去茶馆喝茶的老头儿,挑着菜上街来卖的农民,背着书包去学校的学生等等等等,但凡路过这家书店的人,都好奇起来,不明白这是怎么了。

    一大早就排这么长的队伍,莫非是店家送鸡蛋?

    他们这儿,之前有家铺子开张,头一天去他们店里买东西的人,都送个鸡蛋,那天他们店里人可多了!

    “什么送鸡蛋啊!我们是来买书的!”

    “这里有卖上海送来的书!那可是上海送来的书,据说特别好看!”

    “我家老爷让我每本书买一样!”

    “我家老爷让我每本书买两本,还能拿来送人!”

    ……

    排队的人纷纷说着,说到一半,他们又不说了。

    店门开了!

    这些人瞧见店门开了,急急忙忙地挤进店里去,然后没一会儿,就有人捧着一大叠的书出来了。

    甚至还有人拿不动书,喊了在附近看热闹的人帮忙搬:“来,给你十个铜元,帮我把书搬回唐家去!”

    那些一次来了好几个,打算多买几套的人,出来之后,甚至直接去雇车了!

    国人都是爱看热闹的。

    一个摊子外面围了很多人的话,就算不想买,都会想去看看。

    因而书店里的人更多了,好奇的人也更多了。

    有一批上海来的书被人争相抢购的消息,更是立刻就传开了!

    那些下人还在买着呢,就有得知这件事的人跑来,挤进书店也想买……

    “一本书要四角?这也太贵了吧?”那些读书人都被吓到了。

    北京上海物价很高,在上海只能买一斤肉的钱,到他们这里,就能买两斤了!这里的人收入也低,在这样的情况下,这边的本地印刷社印刷的书,当然也比上海来的便宜。

    这里的读书人平常买本书,一角钱足够,可现在,这些所谓的上海来的书,竟然要四角钱一本!

    这也太贵了!

    “这可是从上海运来的,能不贵吗?”

    “咱们这儿有名的读书人,都来买了,这书肯定不一般!”

    “我看了,这书里面有标点,看着就跟别处的书不一样!”

    ……

    宋彦秋雇来的人纷纷说话,将这些书夸了又夸。

    虽然去年,政府就已经提倡使用标点了,但很多印刷社懒得折腾,并没有马上就去烧制标点印书,至少这里的印刷社,就没印刷出什么有标点的书来。

    而这里的读书人,他们虽然看了报纸上写的标点的用法,但有些地方还是不太了解的,毕竟标点太多了!

    现在有印了标点的书出售……

    很多人一咬牙,就买了一本书,又有钱带的不多的,先花两毛钱买了本杂志看看。

    不管是书还是杂志,里头都是有标点的,一样能看!

    这一天,在宋彦秋的努力之下,书店里一直挤满了人。

    宋彦秋来的时候,每本书都带了五千本,正因为这样,他觉得要卖掉不容易,结果……头一天,每本书竟然就至少卖了一千本!

    很多人这时候还没得到消息呢!他加把劲,兴许要不了多久,就能把书卖光了!

    宋彦秋这想法,是没错的。

    长沙是湖南的省会城市,非常之大,在这里有很多学校,识字的人就更多了!

    这样的一个地方,想要像上海一样,卖掉两万本书不容易,但五千本,还是没问题的。

    这里的读书人,怎么着都不会只有五千个!

    至于这书贵……

    这是上海来的啊!

    就跟上海的人觉得洋人东西特别稀罕一样,这儿的人,也觉得上海的东西很稀罕!

    “这次的书,都是楼玉宇和天幸的,我听过这两个人!”

    “我大哥在上海读书,他给我寄过这些书!你们别以为四角一本贵,我哥把书给我寄过来,邮费都不止四角!”

    “我昨天买了书之后,一晚上没睡看完了,真的太好看了!”

    “买了书,我才知道标点要怎么用,这书买的很值得!”

    “我要把我没有的书都买上。”

    “你买了能不能借我抄一抄?”

    ……

    穆琼穿越过来总共也就两年,湖南这边绝大多数人,根本就不知道楼玉宇和天幸,但这会儿,这里却出现了一股楼玉宇热,一股天幸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