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节
书迷正在阅读:六零之组织给我做媒、你真以为这道题我不会做、桃桃乌龙、坤宁、刑侦档案、作恶(1V2)、灿烂的小多肉、小娇软、他的小娇娇、许你十个愿望(骨科合集)
“第二要背诵、理解众圣经典,奇书天地能助我通万事,却不能让我得万能。纸上得来终觉浅,这奇书天地是我的台阶,而不是我打开圣道的钥匙!圣道的钥匙,只有我自己!若是一切都靠奇书天地,我绝无可能走出自己的圣道,绝不可能封圣!” “第三,要阅读每十天一刊的《文报》,上面报道过去一周整个圣元大陆十国的时政、文化、经济、技术等所有的信息,是我了解这个世界的最好的方式。《圣道》月刊也必不可少,上面的诗词文都是十国精华,代表整个世界的发展趋势和思想根本。还要把历年的《文报》和《圣道》全部看完。” 方运深吸一口气,心念一动,一本本书法字帖浮现,方运最终选定“柳体”,即唐代大书法家柳公权的楷书风格,而圣元大陆还没有柳体。 颜真卿和柳公权是唐朝两大书法家,在楷书的造诣不弱于书圣王羲之,但行书自然远不如王羲之。 颜体太过方正刚劲,现在还不适合方运学习,而柳体平稳匀称,挺秀灵动,结体严谨,更符合方运的性格和年龄。 在科举中,楷书的地位比行书高,但在书法方面两者不分上下,而在军伍中,草书大行其道。 方运先闭上眼,默默记忆一幅柳公权名作《神策军碑》字帖,使之深深烙印在自己脑海里,然后提笔临摹。 “皇帝巡幸左神策军……” 方运一笔一划写着,一张、两张、三张…… 写了整整十张纸都毫无起色,不过他并不气馁,继续写。 在写完第二十张后,方运停笔仔细观看,脸上浮现一丝笑意,这字有小小的进步。 “不愧是才气世界,我现在有了才气,不仅身体变强、能‘明眸夜视’,还头脑灵活,学任何东西都要比之前快。” 方运有了信心,写起来更加流畅。 练完一小时的字,方运在院子里散步半刻钟,然后回到屋里继续练字。 练完字,方运把所有字帖烧掉,《神策军碑》里面记录着唐朝一次各国来降等事,不能被别人看到。 方运休息片刻,拿出书架上一本略显破旧的《易经》翻看。 书的原文没有任何标点符号,甚至连分段都很乱,但上面有一些方运自己用毛笔做出的标记,和句号相似,就是所谓的句读。 方运开始朗诵《易经》,朗诵完第1章《乾》,方运惊讶地发现自己既然完全记住了,而这在以前的记忆中并不清晰。 “这是过目不忘啊。进士因为经过多次才气灌顶,身体大脑非比寻常,所以能过目不忘,想不到我不过区区童生,竟然也可以过目不忘,莫非是奇书天地附带的力量?” 方运心中喜悦,然后从头开始继续朗读这章《乾》。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 读到第三遍的时候,方运发觉自己的头脑越来越清晰,而眼前的文字仿佛活了一样,一段段可感知但无法明说的信息出现在头脑里,助于理解《易经》。 方运立刻猜到这是奇书天地的另一个作用,帮助消化知识,把奇书天地里的和书本上的变成自己的,把死的变活的。 方运继续诵读,文字里隐含的最本质的意义在方运的脑海里滑过,逐渐被他理解吸收。 足足读了十遍,方运有一种轻微的饱胀感,好像刚刚吃过饭一样。 “怪不得孔子说三个月不知肉味,恐怕就是因为‘吃’到了这个世界最本源的东西,自然不会在乎肉的味道。” 方运没有朗诵《易经》的下一卷,而是提笔书写刚才朗读的内容。 写完第1章《乾》之后,方运腹部的饱胀感消失,而他这次写的字比之前有了很大的提高,每一个字都趋向完美,每一个字都仿佛蕴含真意。 方运拿起这页纸,发觉这纸比之前写的字帖重了十倍,而且墨迹凝而不散,许久不干。 方运伸手碰触墨迹,如同摸在玻璃上一样光滑圆润。 墨不沾肤。 “墨不沾肤是把才气融入文字的标志,就算是秀才也要练习三五个月才行,下一步就是‘文字共鸣’,然后才能调动天地元气,完全掌握‘纸上谈兵’。我若是在童生的时候就能墨不沾肤,恐怕刚当上秀才就可以‘纸上谈兵’。纸页变重倒是没什么稀奇,传说圣人字字如山,更是可怕。” 方运没想到自己进步这么快,心中高兴,动力十足,继续学习兼修炼,诵读十遍,然后用笔墨书写。 在他写字和学习《易经》的过程中,文宫内的才气逐渐增长,而整座文宫也越来越坚固。 不知不觉夕阳西下,屋内变得暗淡,但方运却仿佛毫无觉察,继续诵读和写字。 在夜里,他的眼睛比平常要亮一些,他身为童生,有“明眸夜视”之能,哪怕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也如同置身白天,一切清晰可见。 方运又写完一张字,正诵读着,外面传来杨玉环的声音。 “小运,吃饭了。” “好,我马上出去。” 方运和往常一样吃饭,不过杨玉环却稍稍变的不一样,她以前也跟方运聊天但说的很少,可这两天却事无巨细都跟方运说,说她找女佣的过程,说邻居的事情,每次说到别人夸方运,她都眉飞色舞,特别高兴,脸上仿佛会发光一样,更加美丽。 方运静静地听着,偶尔插嘴说两句。他觉得很温馨,杨玉环已经对他有了明显的依赖。 吃过饭,方运带着一些纸离开,买了水果前往县衙,蔡县令就住在县衙的后院。 在县衙后院,方运见到了蔡夫人,蔡夫人非常客气,寒暄过后,蔡县令把他带到书房,然后教他如何做经义。 “经义结构繁多,有破题、接题、小讲、缴结、原题、大讲、余意、原经和结尾等部分,不必拘泥于这个结构,但一定要了解所有结构。” 方运自身对经义就有一定了解,毕竟考童生哪怕不学如何做经义,也要看经义策论长见识,为以后打基础。 方运一边听,一边运笔如飞,把重要的地方全部记下来。 蔡县令点点头。 “经义破题为重,所谓破题,就是破解题目,用自己的话来解释众圣之言。若连破题都有误,其后岂非一错再错?但凡考官阅卷,若破题有误,立刻弃之为废卷。” 之后,蔡县令就举了几种出题的方式,并解析题目中的陷阱,深入浅出,说的非常透彻。 一般来说教童生的老师不过是秀才,而再厉害的秀才也抵不过一位进士,更何况这些进士还会继续研究经义,关注每年的考题,因为经义最有助于理解众圣之道。 蔡县令花了一个半小时讲完经义的结构,异常透彻,方运虽然全都记下,可却因为经验不足,很多地方没有理解。 讲完后,方运正要告辞,蔡县令却突然发问:“我方才都讲过什么题型,你一一道来,不得看笔记。” 方运面色不变,冷静回答道:“您先讲的题型是‘通章题’,即用一章的内容为考题。其次是‘截下题’,一句话中只取前四字。其三是争论极大的‘截搭题’……” 方运分毫不差地回答完所有题型,其中还加了自己的理解。 蔡县令反倒愣住了,随后满面红光,道:“好!不愧是双甲圣前。朝堂两列,他日必有你之位!就算你在‘圣塔’有一席之地,我也不会吃惊!可惜我怕讲太多你难以融会贯通,否则我定要讲到天亮!” “谢蔡师。”方运郑重弯腰拜谢。 “你送我一个上上的考评,又送我一首出县诗,我教你一些经义不算什么。” 两人一边说着,一边向外走。 送走方运,蔡县令站在庭院中对月长叹道:“此子万般好,只惜非吾子!” 回到家中,方运继续读经典并练字,临睡前反复回忆在蔡县令家所学。 这一夜,方运初次接触经义。 这一夜,大源府柳家的一家当铺被烧,损失超过三万两白银。 这一夜,方守业拜访柳家大宅,一巴掌抽飞柳子诚,逼得柳子诚低头认错,临走前放下狠话,如果方运被杀,那么第二天就是柳子诚的忌日! 这一夜,柳子诚利用文院鸿雁传书联系远在京城的兄长柳子智,得到他的答复。 这一夜,柳子诚带着所有的积蓄拜见府文院的卫院君,拿出柳子智的传书,买通这个柳山一系的从五品官员。 这一夜,柳子诚望着济县的方向发誓。 “我不杀你,但我必污你文名、断你文路、毁你前程!这府文院,你不仅进不来,我还要在你入院那天,当着所有人的面羞辱你,让你跪在我面前像狗一样求饶,以洗刷方守业那条老狗对我的羞辱!” 第21章 墨香入天地 一觉醒来,方运洗漱吃早饭,然后在院子里走了几圈,然后又一头扎进房里练字读书。 期间有人来访,都没有要事,被杨玉环挡在院子里,那些人听到方运的读书声也知趣地离开,临走前还不忘夸方运刻苦用功。 午间梁远带了酒菜来,一边和方运吃喝,一边商谈书铺的事宜,最后决定跟和方运一起去大源府经营书铺,并比方运早走五天,帮方运选居住地点和书铺的地址。 饭后,方运前往文院的藏书堂。 县文院的藏书堂极大,足有十几万本书,唯一的缺点就是不能外借。 方运进入其中,选了一本奇书天地没有且之前没看过的书,名为《草庐山居集》,是景国一位大学士的文集。 方运默默拿着,奇书天地没有任何反应。 片刻后,方运低声说:“收!” 奇书天地还是没有反应。 方运聚精会神盯着封面的“草庐山居集”五个字,颇有一种“用眼神杀气你”的气概,可毫无用处。 “难道不能直接收入奇书天地?” 方运想了想,翻看书页,奇书天地仍然没有反应,只好一字一句地默记。 默读完第一页,方运翻页,奇书天地动了。 一本空白的书出现在方运的脑海里,封面逐渐出现“草庐山居集”五个字,第一页也有了内容,可后面还是空白。 “难道真要默读完全部文字才能收入奇书天地?这种经书不能快读,一秒两个字,一小时就是七千两百字,一天就算看十个小时,也才七万两千字,三个月六十天不过四百多万字。众圣的著作极多,尤其是这两三百年的新圣的著作,加起来绝对超过千万字,奇书天地里很多都没有。再加上那些大儒大学士对众圣经典的诠释也都要看,不读个十几年别想有大成就。” 方运犯了难,府试考秀才可比县试难得多,要考的范围也很广,万一经义或请圣言得个丁,那就太丢人了。 “实在不行,今年就不参加府试,过几年再考秀才。” 方运想着,离开文院。 文院一条街有许多跟读书有关的店铺,有卖书的,有卖文房四宝的,有卖其他杂物的。因为童生试刚过,其他村镇的人都没走,这条街十分热闹,很多店铺都有打折活动。 方运之前钱不多,买不了太多的书,现在不缺钱,看到有一套《观海文集》打九折,就动了心。 陈观海是景国目前唯一一位半圣,他的文集是景国许多读书人必备的。 《观海文集》收集了历年陈观海的著作,包括诗词、经义、策论、经注等,还有其他大儒、大学士的点评讲解等书,共有五十二本,一共装在两个木书匣里,每个书匣都有半人高。 方运走进店里,一片墨香扑面而来。 “这套《观海文集》多少钱?”方运问。 “这是精装的收藏版,原价二十两银子,打折后十八两,不还价。”忙碌的书铺老板头也不抬,继续忙活。 方运吃了一惊,没想到这套文集这么贵,如果他还在酒楼打工,不吃不喝也要三年才能买得起。 “有简装的吗?”方运问。 “有,五两一套,不打折。” 方运心想大约一百文一本,对以前的他来说是天价,对现在的他来说并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