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章 夏耘的想法
说到这些,凤咏就想起,当日被魏华清抓回去的场景。 “养虎为患?皇上这形容,倒是抬举微臣了。微臣不过是那狼狈为奸的狈,谁给臣的利益多,臣就归附谁。何来养虎为患呢?皇上不如担心微臣贪得无厌。” “不,你不会,你若是个贪得无厌之人,现在日子过得不会这样。” “皇上这话,是瞧不起微臣吗?” “朕从未瞧不起惠文王。朕若是这么想,也不会在这与你攀谈了,不是吗?” “西凉有意求和,送上公主和亲,皇上只是封一个贵人,是不是有些低了?” “刚刚进宫,封贵人已经抬举了,西凉不是什么大部落,不必封妃那么隆重。” “不对吧,皇上心里不是这么想的吧?夏阁老的千金一进宫就封了妃,没多久就晋了贵妃,掌管凤印。而素和族和亲的公主,好像也是一进宫就封了妃。虽然素和族是友邦,但是对待主动示好的敌对部落,是不是更应该宽容大度呢?” “难道,朕对燕贵人为何如此,惠文王心中不知道吗?” “说来说去都是穆大祭司求情的事情。可是,人皆有情,多年前的情分,还不足以让穆祭司求个情吗?再说了,穆祭司是穆祭司,公主是公主,应该分开看待,不是吗?” “求情?不是威胁吗?朕自然知道要分开看待,可是,这个妃子对朕,也是没有一丝臣服之心,日日把朕关在门外,这样情况,朕想晋位分,也没有理由吧?” “皇上这个想法不对,既然燕贵人这样,您更应该给她更多的宠爱,这样,她才会发现您的好,不是吗?” “什么时候惠文王也成为了一个大情圣了,朕居然不知道。” “难道外界不是一直这样传闻吗?” “好了,说了这么多,就当是我放你一马,回朝,至于上朝的事情,到时候再说。” “多谢皇上恩典。” “你想回朝为官,朕可以答应你,但是,你告诉我,白兰你准备怎么办?” “皇上这话,问的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如果皇上是以国君的身份问微臣,那微臣只能说,白兰自幼便走失了,微臣不知道怎么办。如果皇上还是以曾经的身份问微臣,微臣只好反问皇上,皇上如何得知,这个人不是白芷,而是白兰呢?” “那朕如此问你,长相如此相似,你准备把她带回去吗?” “皇上,人有相似,树有相同,这又有什么,不对的呢?白芷也好,白兰也罢,兰心师妹也是,长相相似,难道是错吗?当初遮住,不过是为了减少麻烦罢了。” “你这样说,那朕就无话可说了。可是你要知道,白兰的身份,终究是一个问题。” “微臣不明白皇上说的什么意思。白兰走失多年,就算出现一个相似的,怎么说明是白兰本人呢?白家人也没几个了吧?滴血验亲也是不可能的了。就算长相相似,又怎么样呢?皇上不追究,就不会有人追究。再说了,皇上若是有意在民间寻找白兰这个未婚妻,怎么会到现在都没消息呢?可见,皇上这个后位,是给心中所属之人,而非白兰。至于微臣身边的人,究竟是白兰,还是兰心师妹,皇上根本不在乎,皇上不过是找个罪名把微臣抓回来罢了,微臣说的对吗?” “你还是这样,你知道为什么,朕一开始,就找到你么?” “因为臣,好拿捏吗?” “不,是因为,你就算知道了,你很快也会想办法从朕这找点好处回去。这样的人,比那种贪得无厌的好。当初朕不是找不到人帮忙,说实在,找你也就看中了这个。就像现在,明明是这个样子,你却没有说什么,还在和我讨价还价。可是如果换一个人,那便不会这样,说不定还会喊打喊杀。你且放心,你身边这个是谁,朕根本不在乎。一个看到朕就喊打喊杀的人,朕不会有兴趣把她留在身边的。” “皇上这话说的,因果报应,是没办法的,您说是么?或许兰心师妹拿您当仇人了吧。不过这个也没办法,皇上这些年,文韬武略,在外总有一些坏名声,可能是这个名声,让兰心师妹对您有些误解吧。” “朕就是喜欢你这样的,说话不那么直率的人。道理我心中都懂,那需要那些敢于进谏的人呢?若是朝中大臣都能明白,朕日日就不会这么头疼了。” “皇上这话说的,倒好像是在说,那满朝文武都不如微臣一样。只是有一事敢问皇上,这皇后的位置,皇上真的不准备考虑让谁坐吗?” “有些位置,没有人比有人好。就好像当初,觉得我没希望,比觉得我有希望好。如果朕封了一个皇后,那贵妃怎么想呢?不如没有,让大家有个奔头,也好多争取一些。” “皇上这话说的对,只是,夏贵妃的位置,也是特殊的。凤印,也不是随随便便就说给就给的吧?” “权倾朝野的夏阁老的人情,值得一个凤印,不是吗?” “皇上深谋远虑。” “既然皇上同意臣回朝为官,那臣也送您一份大礼。” “哟,惠文王居然还有大礼送给朕,不妨说说。” “皇上,势力平衡当然是件好事,但是您不要忘了,若是一直平衡,那您获利一直都是一样的。时不时打破这个平衡,说不定会让您获利更多。” “惠文王有何高见?” “夏阁老固然权倾朝野,可是皇上不要忘了,夏贵妃的位置,已经这样了,夏阁老,也知道,您不会让她再上后位,所以今后,无非是让其弟子不忤逆您,而不会给您带来什么好处了。而宁妃娘娘,是外族,年轻,随性,上后位有诸多不合适的地方。燕贵人刚刚来,您也不可能让她上位。而婉妃娘娘,既是您当四皇子时候的福晋,也是您的发妻,朝中也没什么大的势力,扶持她,不仅不会打破平衡,还会对夏贵妃造成一个刺激,说不定,今后夏阁老对您会更加殷勤一些。再说了,后位空置,也不是一个好事,不是吗?” “惠文王应该知道,朕当初不肯封后,就是怕打破平衡。婉仪出身低微,皇后这个位置,怕是有些不合适吧?” “皇上,正因为婉妃娘娘出身低微,您将她封后,才显得您情深意重。您别忘了,夏贵妃也罢,宁妃也罢,都是您登基之后才有的,那是锦上添花,而不是雪中送炭。您封婉妃娘娘,不仅让大家觉得您情深意重,更加是扶了一个让自己安心的人登上后位。婉妃娘娘是陪伴您最长的,也是知道您事情最多的,只有她,是真心希望您好,而不是想着利用这个后位去帮助母家。这样的人,会比上位任何一个人,都让您放心。而且只有让这样的人上了,才会让后宫的人有不平衡的感觉,才会起到作用。” “朕登基时候未封,现在加封,是不是有些不妥?” “怎么会不妥呢?皇上可以先加封婉妃娘娘为婉贵妃,而夏贵妃没有封号,婉贵妃有封号,这不就已经压了一头了吗?然后皇上可以给婉妃娘娘抬一个身份,如果微臣没记错,婉妃娘娘的父亲早就过世了,您如何追封,也是一个已逝之人,对朝中并没有什么影响,只不过是给婉妃娘娘一个好的出身,让她足以有资本登上后位。最后再以发妻的理由封后,并无不妥,皇上意下如何?” “你所言倒是不无道理,只是这样,会不会适得其反?如果夏阁老觉得这样不好,怎么办?” “就是要让夏阁老看着不好,又说不出什么。皇上要知道,婉妃娘娘是正室,是发妻,封后本就理所应当,夏阁老就算心中不快,也说不出什么不妥。再说了,婉妃娘娘贤良淑德,唯有不足,那边是出身问题。您给她了一个好的出身了,为什么不能封后呢?夏阁老再不舒服,他的千金在宫中,难道,他还能不顾自己女儿的性命吗?所以您放心,夏阁老根本不可能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况且,您是皇上,以后难免三宫六院,后宫佳丽三千,夏贵妃都难免吃醋,掌管凤印,总会让她有种当皇后的感觉。对您今后平衡各方势力不便,还不如把凤印和后宫管理权早些交给自己信得过的,以后就算怎么样,都不会出事的,不是更好吗?皇上是爱江山不爱美人的君王,想必不会想要一个,到处吃醋的人,掌管凤印的,不是吗?” “你说得倒是有道理,只是这样,你怎么能保证,婉仪不吃醋呢?” “皇上怕不是忘了一件事,您是皇上,本就是三宫六院的主,您已经给了婉妃娘娘后宫最高的位置了,她还有什么吃醋的呢?您别忘了,若是婉妃娘娘是那种祈求独一无二夫君怜爱的人,想必今日早就和宁妃娘娘一样,在臣房门外闹开了。” “宁妃年轻,有些事情,就是随性一些。” “无碍,后宫的妃子,总要各有不同,才会有新鲜的感觉。除此之外,微臣还有一个建议。” “什么建议你便一次性说了吧。” “微臣建议皇上来一次选秀……后宫妃位多悬,皇上又正当年,选秀一方面可以扩充后宫,让皇上可以绵延子嗣,另一方面,可以让朝中有意依附皇上者,有所方法,也可以帮助皇上平衡各家势力,让皇上可以尽快上手,管理朝政。” “这个建议倒是不错,只是,这个选秀……要怎么选呢?” “皇上可以先让内务府组织,把几个出身符合您要求的女子,画像先拿来给您过目。等到选秀当天,让内务府特地安排几位小主的着装便是。当然了,为了以示公平,不仅要选择部落的,还有大臣的,最好连那些民间举荐的,皇上也选几个凑着,反正选了就是,最后是否宠幸,还看皇上。在宫中,总要有几个,没有势力的,才能让皇上有放松的地方,不是吗?” “你倒是思虑周全。” “皇上这话,微臣就当是夸奖了。皇上要知道,选秀纳妃,是最快的方法了。再说了,世家女子,想来也不会差到哪里的。皇上只管放心就好。” “那此事便这么办吧,明日,你就带着你那什么兰心师妹,准备回朝。” “多谢皇上赏赐。” 也许魏华清那时候是真的想放过自己吧,不然不会这么这么容易答应了。 不过魏华清,到底是什么时候,动了这个,选秀册封的心思呢?当初想要封后的人选,到底是不是秦婉仪呢? 不可否认,当初封秦婉仪为妃,是为了拉拢夏耘。 如果一下子封后,夏耘不一定能够像后来那样尽心尽力。 魏华清上位,朝中大臣告老还乡者多多,那时候,如果没有夏耘入潮水一般的门生,恐怕朝政就一团乱麻了。 可是这个情况下,凤咏也不觉得,夏耘会牺牲自己女儿的幸福,让一个有心上人的宝贝女儿,嫁给这样的一个皇帝。 到底是为什么呢? 说实话,就算是夏耘不嫁这个女儿,魏华清一样会好好待他。 换位思考一下,就算是自己,如果有一个人能够这样帮助自己,自己根本不在乎,是不是嫁了个女儿给自己,除非,这个女儿,从一开始,就是一个把柄,一个筹码。 夏耘肯定做了什么让魏华清不放心的事情,才会用这个方式来讨好。 以夏耘的权势,肯定不是别的,难道是当初,魏华清成婚的事情吗? 其实当日,除非魏华清和夏清和两情相悦,不然就算是先皇赐婚,夏耘也不会同意的。 因为当时的魏华清,在所有人眼中,都是一个毫无希望的皇子,而夏清和,那时候是炙手可热的氏族女子,就算不是嫁给皇子,进宫选秀,也是极好的。 这种情况下,如果自己是夏耘,也会希望,自己的孩子嫁给更有希望的皇子,或者干脆入宫为妃,做先帝的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