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
夜荼靡言语很是轻松的对着二人交代道:“既然今儿这事儿已经处理妥当,那我就和太子殿下先行离开了,茯苓妹妹,南柯这里的事情,就劳烦你多照顾了。” “还有南柯,你日后也完全不必再担心襄阳侯府庶出一脉的这群人了,姜西城和姜家二爷既然是已经入了鹤狱,谅着其他人也翻不出什么大浪来,你且安心在此住着便是,等身子恢复的差不多了,我定会让襄阳侯府之人把你恭恭敬敬的重新接回府上。” 姜南柯听出了夜荼靡言语之间的言外之意,他的眸子隐约变得深邃了几分,似乎是还有什么事情想要和夜荼靡仔细商量一番,但是,等他意识到在场之人不仅是有夜荼靡在这里,更是有着南诏东宫太子沈沐辞、还有恭亲王府的茯苓郡主以及那么大一群王府侍卫的场景之后,姜南柯最后也不过只是抿了抿嘴唇,什么都没说。 他态度温和的对着夜荼靡点了点头应声道:“南柯知晓了,这些日子以来,也是对亏了荼靡相助,如今事情既然是已经处理差不多了,剩下的事情就交由我来处理便是,你且先随太子殿下回东宫去吧。” 姜南柯说话的时候,沈沐辞灼灼的视线一直都在盯着他那张即便是有些病态苍白也仍旧是难以掩饰俊美无双的面容之上,脸上的神色还很是警惕而又略微带着几分敌意,似乎是生怕姜南柯又说出了什么多余言语,会害得夜荼靡突然就改变了主意,不打算和得不留在此处和他催款了什么一般。 结果事实证明沈沐辞的确是想多了,姜南柯哪里会有那么多奇奇怪怪的想法,他在这里费心担心着不知道姜南柯会不会多了什么,结果没想到姜南柯却是这么一个分外有眼力见的人。 他明摆着是看出来自己并不想在此处多待,早就想和夜荼靡一起相信回了东宫了的意思,所以如今才会半句话都没有多说,反倒是应承了夜荼靡所说的让他们先行离开的话。 这就等同于是在应合了沈沐辞自己的心意无疑了,思及如此,沈沐辞心中对姜南柯的敌意也是很快便是淡了几分。 不过哪怕是对他的敌意减少了不少,但是当沈沐辞看见姜南柯那么一张温润俊美面容的时候,也仍旧是觉得有些碍眼。 毕竟这么一个少年公子,本来是整整三年时间都在襄阳侯府之上毫无声息的,也不知道他到底是怎么和夜荼靡扯上了关系,竟是让得夜荼靡那么一个不见得有什么耐心性子的人,在他身上耗费了如此之多的心神。 无论是夜荼靡最初瞒着所有人将他从襄阳侯府之上接了出来,派了鬼谷的神医替他好生医治了身子,还是到现在夜荼靡为了将姜南柯亲自前来此处插手处理了这襄阳侯府之上的一堆破事,都让沈沐辞心中颇有些介怀。 不过哪怕是心中有所介怀,沈沐辞也没有愚蠢到在这个时候就去和姜南柯露出了任何不愉快,更何况俗话也说伸手不打笑脸人,现如今姜南柯对他的态度如此不错,若是自己在这种情况下还和姜南柯生了什么气的话,就连沈沐辞自己都觉得似乎是有些太过分了一些。 沈沐辞皱了皱眉,抿了抿绯色的薄唇,到最后终究还是没说话,只是将视线重新移回了夜荼靡的身上,等着夜荼靡这边听完了姜南柯话之后的反应。 好在夜荼靡也没有让他失望,本来她就已经定了心思要离开,如今姜南柯这边也没什么异议,当下便是点点头道:“既是如此,那我便放心离开了。” 临走之前,夜荼靡又将视线落在了长生,还有北璃落二人的身上停顿了半刹,虽是未曾说话,眸中意味却很显然,明摆着是要两个人继续留在这里,好生照顾姜南柯无疑了。 眼见着二人对着自己微不可见的点了点头以示明白,夜荼靡这下子终究还是没什么可以担心的离开了。 出了京城西郊的这处宅院,夜荼靡和沈沐辞自然而然的上了东宫的马车。 沈沐辞素来清冷凉薄的容色之上未曾见着什么很是明显的欢喜神色,可熟悉他的人心中都清楚,他这般模样其实已经算是心境很不错的了。 至于夜荼靡,对于沈沐辞今儿特意出来东宫一趟帮衬着自己解决了襄阳侯府之人的事情,她对沈沐辞的印象的确是极为不错,但是现在倘若是让他真的很主动去和沈沐辞继续说了什么,夜荼靡似乎也是一时间找不出什么话题,两个人一时间沉默着,半晌无言,马车内很是安静不已。 夜荼靡一直在说话,但是迫于狭小的马车空间之内,她多少还是觉得有些不太自在,夜荼靡只能是假装若无其事的微微垂首,漫不经心的把弄着自己散落在胸前的发梢,看上去似乎是有些难得一见的不知所措一般。 不过这样的状态并没有持续了太长的时间,似乎是觉得两个人都不说话的氛围实在是有些太过尴尬了一些,亦或者是夜荼靡哪怕是如此强装镇定,但是沈沐辞一动不动盯着他看的目光属实是太过灼灼了一些,让得夜荼靡终究还是没忍住,率先开口打破了这隐约有那么几分诡异的古怪气氛。 她沉吟了半晌,最后才想出了一个还算合适的话题,佯装什么都不知道一般,极为自然的对着沈沐辞开口问道:“殿下今儿既然是已经将襄阳侯府的那两人扔入了鹤狱之中,不知接下来的事情殿下又是打算如何处置呢?” 夜荼靡这话的意思自然不是在问沈沐辞准备如何处置了姜家二爷和姜西城二人,她这是直接在问襄阳侯府这边的事情应该如何处理。 姜家二爷如今到底还是襄阳侯府之上名正言顺的掌权之人,如今被东宫的人直接带回了鹤狱入了,倒是有些不太好办。 毕竟哪怕姜家二爷这么个小喽啰的身份不高,可是这事并非只是一个人的事情,还牵连了一个显昭帝当年亲自封赏的襄阳侯府,而且这事儿既然是事关东宫,想来还是会在南诏帝都之中生出些许风浪的。 姜家二爷虽然只是襄阳侯府庶出一脉之人,可是姜家二爷身为襄阳侯府如今掌权之人的身份的确是毋庸置疑的,现在这么个掌控着偌大一个府邸的掌权之人被入了鹤狱之中,襄阳侯府那边会是个什么反应就很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了。 按照夜荼靡的意思来说,她自然是希望襄阳侯府的姜家二爷没了之后,姜家庶出一脉之人能够有些良心,去把那位身为襄阳侯府嫡出一脉仅剩的一位嫡出公子姜南柯给恭恭敬敬接回去的。 可是这事说起来简单,处理起来肯定还是有些困难的,毕竟现在的襄阳侯府庶出一脉才是真正的人多势众,反倒是身为嫡系一脉子嗣的姜南柯孤身一人孤苦伶仃的,完全处于了弱势状态。 自打三年前襄阳侯府嫡出一脉没落的事情之后,姜家嫡庶两个支脉之间的关系早就已经处于了一个水深火热的状态了,否则他们也不会丧尽天良的把姜南柯困在了一个那般落魄的房间里,整整三年时间,未曾让姜南柯踏出了襄阳侯府甚至是那个院子一步。 过去的三年时间里,襄阳侯府庶出一脉尚且已经那般对待姜南柯了,这个时候还想让他们恭恭敬敬的把姜南柯接回了襄阳侯府之上,这事儿未免是有些不太现实。 除非是…… 这也正是夜荼靡为何会问了沈沐辞打算如何处理了襄阳侯府之事儿的原因所在,要说起来,东宫鹤卫行事作风虽然从来都是先斩后奏,不必经由了多少人的同意,可事实上,他们也真的从来就不是什么只仗着自己权力无边就会随意抓人的,否则哪怕是沈沐辞再如何深得民心,但东宫鹤卫也必然是不会在整个南诏帝都之中还享有如此高的拥护和爱戴的。 所以说,沈沐辞如今既然是这般干脆利索的让东宫鹤卫把姜家二爷,还有姜西城二人给逮回鹤狱去了,那么不管怎么着,都是必须得拿出一个合适的说法来的。 否则倘若姜家二爷和姜西城父子二人单单只是因为冒犯了夜荼靡亦或者是沈茯苓的罪名,就被沈沐辞给逮入了东宫鹤狱之中教训的事一旦传了出去,只怕整个南诏帝都都难免会现出了些许流言蜚语就是了。 也正是因为考虑到这些问题,夜荼靡才会突然就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觉得沈沐辞之所以会如此举止,必然是有所原因的。 有着上一世和这一世与沈沐辞交集相处的经验,夜荼靡是分外肯定沈沐辞并不是那种只是因为旁人打扰了他,所以就会随意让东宫鹤卫出手抓了谁的人的。 可是现在他居然是如此干脆至极的出手了,半分迟疑之心都没有,自然是会让得夜荼靡不得不怀疑了沈沐辞的手上是不是早就已经拿捏住了许多事关襄阳侯府姜家二爷以及姜西城的大量把柄了。 其实这些个襄阳侯府之上众人的把柄夜荼靡的手上倒也并非是没有,但是这些东西都是由着十里画廊之中的人手调查出来的,而且因着十里画廊之人是近些年才培养出来的,并没有足够的时间彻彻底底融入南诏帝都的缘故,夜荼靡手上的那些个把柄也多半都只是找出了些许表象,手上却是没有足够的证据能够证明了襄阳侯府之上那些破事儿其实真的就是和夜荼靡所猜想的毫无二处就是了。 但是沈沐辞就不一样了,他是南诏帝都的太子殿下,手底下的那一支东宫鹤卫,别说是在整个南诏帝都之上都极为出名,便是在这整个九州子之上,那也是为无数人所推崇的一支天下奇军。 这么一支扎根于南诏帝都之中,又是民心所向的鹤卫人手,能够在能在南诏帝都之中查出了些许襄阳侯府之上的猫腻事,夜荼靡倒也觉得并非是不太可能的。 所以说这也正是夜荼靡为何会想起来问沈沐辞打算如何解决了襄阳侯府混乱之事的其中原因之一。 不过沈沐辞却是似乎没有告诉了夜荼靡这件事情的明确打算的意思,他似笑非笑的看了夜荼靡一眼,俊美惊艳似玉雕冰砌的面容之上,透出了几分别有深意的笑意,他风轻云淡的望着夜荼靡道:“怎么解决?本宫自然是会如郡主所说一般,让襄阳侯府之人把你心心念念护着的那位南柯公子给恭恭敬敬的迎回了襄阳侯府的。” 言语之间不乏些许微酸之意,但沈沐辞到底还是忍住了,没表现得太过明显了多少。 不得不说沈沐辞这番说法其实算得上夜荼靡心中极为乐意见到的一个结果,只不过她自己也是心知肚明,知道这事其实说起来简单,可事实上做起来却是很不靠谱的。 襄阳侯府那一群庶脉之人自从姜家嫡出一脉没落之后,算起来已经是过了整整三年的好日子了。如今倘若是要因着姜家二爷被扔入鹤狱的事情,就想要让他们把襄阳侯府的掌家之权重新交回了姜南柯的手上,将他们已经享受了整整三年的好待遇重新归还给了嫡出一脉,这事儿任谁想着,必然都是觉得有些不太可能的。 可是夜荼靡看沈沐辞现在说话的样子,虽然是似笑非笑的不太像是真的,可又完全并不像是在说什么玩笑话,这倒是让夜荼靡难得的有些摸不着头脑了了。 她下意识的皱了皱眉,对着沈沐辞问了一句道:“殿下此言到底是何意思?” 因着心中困惑的缘故,夜荼靡下意识的蹙起了一双黛青色的眉宇,很是不解的看着沈沐辞。 然而沈沐辞看着她那隐约皱起的眉宇,心中也不知想到了什么,忽而便是有些出神的抬起了手来,在夜荼靡尚未反应过来的时候,直直将那白玉般的指尖落在了夜荼靡的眉宇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