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草文学网 - 都市青春 - 妻贵在线阅读 - 第265章 粮食

第265章 粮食

    那药里有安神助眠的成分,赵天南吃了药之后没多久,就觉眼皮变沉,闭上眼就睡了过去。

    林公公则一直守在他旁边,直到赵天南入睡。

    仍是带着那谦卑的忠诚的微笑,林公公替赵天南掖了掖被角,看向赵天南的那眼神,怎么看都是殷切的希望赵天南尽快好起来的。

    林公公确实是希望赵天南好的。

    他希望赵天南能好好的活着。

    若是他就这么死了,又怎么能看着他珍视的一切是如何一点点消失的?

    若是他不好好活着,又怎么能亲眼看着皇后娘娘日后的生活是如何的好?

    想着那样的场景,林公公又是一笑,低声呢喃道:“皇上啊,您可一定要好好的。”

    看看,他可真是个忠心的奴才,不是吗?

    细数这大武朝上上下下,只怕再没有人能比他更希望赵天南能好好的活着。

    ……

    赵天南中风的消息瞒得很好,除了那有限的几人,就是宫里的嫔妃都没有人知道,更别提外面的朝臣了,但朝廷也并未因此而乱了套,有寒老爷子这个领了旨暂摄朝政的内阁首辅在,倒也算得上井井有条,并不比从前赵天南在时差什么。

    而寒老爷子摄政之后没几天,就做成了一件大事,威望在朝臣和百姓心目之中都直线上升。

    要说如今的大武朝,最紧要的事,就是解决那些躲避灾荒的难民了。

    这些难民为了活命都离乡背景的四处流亡,走到哪都给当地带来许多安全隐患,当地百姓自然也对此怨声载道。

    可这些难民说到底也只是为了活下来,四处流浪好歹还难借着旁人的好心勉强维持着生存下来,可若是留在大家都吃不上饭的家乡,那岂不是只能干等着饿死吗?

    赶是不能赶的,可若是不赶,任这些难民留着也不是那么回事,朝廷之前又一直没能想出什么可行的办法,这件事儿也就这样一天天拖了下来。

    寒老爷子首先就是拿的这件事开刀。

    因为江南等地的灾荒,自打秋收之后,粮食价格就一路上涨,就连其实并不缺粮的京城粮价都涨到了平时的五倍有余,受干旱影响粮食大量减产的江南等地,更是非常夸张的涨到了正常价格的十几倍。

    这么贵的粮价,除了那些家中有田产田庄的大户人家,普通百姓手里就是攒了几个银子,又能维持得了多久?

    寒老爷子首先做的,就是平抑粮价。

    平粮价说起来也是极为简单的,只要有足够多的粮食就成,粮食一多,那粮价自然也就降下来了,可谁不知道如今大武朝最缺的就是粮食了?

    寒老爷子在朝会上首先提出这一点时,虽然百官碍于他的威望都没有提出反对意见,可是真实的情况却是没有人看好,别的不说,就说这粮食,在缺粮的现在,谁能一下拿出那么多足够将粮价压下来的粮食?

    再说了,若真有那么多的粮食,难道人家还不知道趁着现在这夸张的粮价多搜刮些银子,会白白拿出来让朝廷做善事?

    在一片的不看好之中,寒老爷子还真就把这件事做到了。

    就在寒老爷子做这个决定之后不久,江南那边就开了一家新的粮行。

    能在这闹灾荒的时候冒出头涉足粮食生意,要说没人打主意都没人相信,江南本地粮商就没少派人去打探。

    那家粮行虽然是初来乍到,但手段可也不少,那些正正经经上门拜访的,人家也没怠慢了,可若要是在背后给人使绊子,到最后都被发现倒霉的是那些心术不正之人。

    几次下来之后,意识到这新同行不是好惹的,也就没有人再敢打什么歪主意了,然后才渐渐有了关于这家粮行的传言流传出来。

    据说这家粮行背后的东家是京城大族,人家是既不缺银子也不缺背景,还真就不怕有人上门找事。

    弄明白这一点,江南当地做粮食生意的商人们也就消停了。

    在他们想来,以如今的情况,手里有粮食那是根本就不愁卖,就算多出一个同行来,他们也不见得会少赚丁点。

    但让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这家新粮行插足江南粮食生意,根本就不是为了赚银子!

    逐利是商人的天性,从前要有人说哪个商人做生意不是为了赚钱,保管有人敢一耳刮子打过去,这不是说的傻话吗?

    可自打这家新粮行开张了以后,就再没人说这是什么傻话不傻话的了。

    大武朝这些年一直风调雨顺,所以粮价基本上就稳定在五钱银子一石上,如今江南的粮价一路飞涨到六七两,算是一个天价了,就这样百姓们都还抢着去买粮,那粮行门口就从来没有过空歇的时候。

    原本知道新开了一家粮行,百姓们心里也是高兴的,这多开一家,粮价总得要往下降点吧,哪怕只降一点点对百姓们来说也是好的啊,可待这家新粮行把当日粮价挂牌之后,可是把百姓们都给吓了一跳。

    不是因为价格太高,反而是因为太低!

    江南粮价如今是六两快接近七两的样子,本来若是这家粮行的粮价降到六两甚至是六两五钱百姓们就满足了,却没想到,开张第一天,粮行挂牌的价格,却是五两,直比百姓们的心理价格低了一两多!

    初时的震惊之后,百姓们几乎要乐疯了,二话没说拿起家中能装粮食的家什就一窝蜂的涌向了粮行。

    按一家四口来算,搭配着粗粮一起吃的话,一石粮食差不多能够一家人吃上三个月,这一石粮食就少了一两多银子,比起之前的价钱,岂不是买个三石粮食就能再多上一石?

    有这样的好事,百姓们自然只恨自己腿短。

    这家新粮行的粮食卖得这么便宜,谁知道要是去晚了还能不能有胜的,当然得趁着消息还没传开赶紧把自家的粮食买够了,这秋收之后可不就要为过冬存些粮食的吗?

    所以那粮行开张不到半个时辰,所在的街道就被前来买粮的百姓们挤了个水泄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