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草文学网 - 科幻悬疑 - 穿成七零娇软女主的极品亲戚在线阅读 - 第43节

第43节

    苏安生下意识地开口问道:“那老师去哪里找呢?”

    话一说出口,苏安生就后悔了,这事他们都没法子,梨宝又怎么会知道,这不是难为孩子吗?

    可是他没想到,苏青梨早就有想法了,“就让那些下乡的知青来当老师呀!他们都是高中生,教我们这些小学生还不容易吗?”

    苏安生听了闺女的话,眼前一亮,是啊,他怎么没想到呀,这还真是个好办法。

    听到大队长正在和大家讨论盖房子的事情,苏安生赶紧把这事提了出来。

    薛满仓一听就不乐意,“安生,你怎么想到建学校的事情了。咱们公社不是有小学校吗,公社的胡书记说了,暑假之后就恢复正常的教学了。”

    “满仓叔,公社的小学离着咱们生产队太远了,夏天的时候还好,可是天气一冷,路上结了冰,孩子们来回就不方便,再加上公社的小学里也没有食堂,孩子们自己带干粮,连一口热乎的都吃不上,太遭罪,咱们大队好多人家就不让孩子去上学了。”

    这倒是真事,他们大队在公社小学读书的孩子也只有十几个,大部分的孩子还是留在家里帮着做农活,可是薛满仓并不在意。

    “咱们农村的孩子去上学有什么用,你没看到那城里的高中生都要下乡来种田吗!有那个时间,孩子还不如在队里跟着参加劳动,好歹能挣几个工分。”

    薛满仓的想法不得不说是队里许多人的想法,他们也觉得读书没有太多的用处,还不如挣公分要紧。

    苏安生苦口婆心地劝道:“满仓叔,孩子们多读些书还是好的,国家前几年还办扫盲班呢,总不能让现在的孩子当睁眼瞎呀!”

    “安生哥,谁家想让孩子读书就送公社的学校去呗!不想上学的,你就是在咱队里办了学校,他们也不一定去。”

    有人这么一吆喝,立刻就有人附和,无非就是读书无用的话。

    苏青梨知道现在农村的文盲率还是很高的,虽然建国以后,国家开设扫盲班、开设农村中小学校,但是义务教育的普及率远远不及后世。

    再加上,这几年高考停止招生,更让许多农村人对学习失去了动力。这一代人好多就被耽误了,等到高考恢复,改革开放以后他们在农村无法生活,进入城市也只能做重体力活,成为第一代“农民工”。

    苏青梨觉得自己总要试着努力一下,在村里建了小学,才会有更多的孩子能够走进教室,在高考恢复以后,才能抓住机会改变命运。

    “薛爷爷,为什么你说的和我干爸干妈说的不一样呢?”

    苏青梨站起身来反驳薛满仓,声音清脆明亮,“我干爸干妈就要求我和哥哥一定要读书,他们说了,只有学好文化才能更有出息。就算以后不能读大学,可是遇到公社招工、县里的工厂招工也是可以当工人的。就算当不成工人,识字的话也可以在大队里当会计、当医生。”

    大家伙一听立刻就觉得这话说得对呀。人家梨宝的干爸干妈可是市里的干部,他们肯定比大队长有见识。

    而且想想还真是这么回事,人家公社招个拖拉机手还要求初中毕业呢。多上几年学,即使当不上工人,以后在生产队也许能混个一官半职的。

    听到大家在那里窃窃私语,苏青梨继续说道:“薛爷爷,要是在咱们生产队建了学校,以后我们放了学,还能继续上山割草,我还能去队里帮我妈喂鸭子。这样,既学了知识,又没耽误在生产队挣工分,不是更好吗?”

    听她这么一说,生产队不少人都有些意动。原来他们大队的孩子在公社上学,每天早出晚归,根本就不能帮家里干活,现在要是家门口就有学校 ,确实是两不耽误。

    “大队长,人家梨宝的干爸干妈就是有见识,我觉得他们说得对,咱们生产队还真的要建一所小学才行。”

    不少人都跟着赞成,市里的大领导说的话肯定错不了,建小学绝对没坏处。

    这么多人都赞成,薛满仓只能黑着脸答应下来。

    “建小学是可以,但是咱们生产队今年的分红恐怕就要少了。”

    唐秋英立刻站了出来,“满仓叔,这个你不用担心,咱们大队的鸭子已经开始产蛋了,等到咸鸭蛋腌好,就能送到收购站去,到时候咱们大队就有钱了。”

    事情定了下来,薛满仓就给公社做了汇报,公社的胡书记一听他们生产队要建学校眉头就皱了起来。

    “老薛呀……”

    薛满仓心里咯噔一下,立马撇清关系,“胡书记,建小学这事,都是四小队的苏安生提议的,你也知道他和市里的秦局长家是干亲,他开口了我也不好拒绝,我知道这事让公社为难了……”

    胡主任依旧皱着眉,“老薛呀,你这个思想不对,建小学是一件对社员有利的大好事,公社绝对支持你们。我发愁的是别的生产队怎么没有你们这样的觉悟,尤其是那几个离公社驻地远的生产队,不注重教育,思想僵化,他们的大队长要是再这样下去,我看该退位让贤了。”

    胡书记的一番话,让薛满仓后悔不已,早知道他就不说盖学校是苏安生的主意了。

    这下,从公社回来以后,薛满仓对建房的事情积极了许多。

    有了公社的支持,生产队里也不缺人手,房子建得很快,知青点选在离大队部不远的位置,一共建了四间房。

    听说城里的学生比较讲究,苏安生还专门仿照他在城里见过的公厕,给他们建了两间厕所和一间厨房。

    小学校就更简单了,三间正房是教室,两间厢房是老师的办公室,公共厕所也是一样要建起来的。

    房子刚刚建好,公社分下来的知青就到了,苏安平开着拖拉机把人送到了生产队。

    这还是第一批分到山前大队的知青,不少人都好奇地一道大队部看热闹。

    只见这些知青,年龄都不大,不过是十七八岁,神情里带着一股子张扬 。

    几名女知青四处环顾了一下附近的景象,看到一些脏兮兮地村民和孩子,脸上不自觉就带着嫌弃。

    有几名知青明显是精通人情世故的,一下拖拉机就忙着和生产队的人打招呼,对大队长更是热情。

    苏青梨也被哥哥拉来看热闹,可是她对这些知青丝毫不感兴趣。不过等到这十名知青都从拖拉机走下来,苏青梨才发现,落在最后的还有一位带着孩子的老人。

    苏青梨想起书里的剧情,心里有了猜测,这位老人的身份可不简单呀,他就是李老将军,是被下放到他们生产队的。

    在书里重生的严玉宁就刻意接近这祖孙二人,给他们送吃的,用的,处处维护他们,和他们交好。后来在老将军平反以后,严玉宁也跟着成为他们家的座上宾。

    苏青梨下意识地在人群中寻找严玉宁,果然,她也在角落里观察着这些知青。但是奇怪的是,严玉宁的目光并不在李老祖孙两个人身上,她死死盯着队伍里的一名知青,眼里满是恨意。

    第43章

    知青的到来,让平静的生产大队热闹起来。

    他们来到生产队的第一顿饭就差点闹出了洋相,城里做饭大都是用煤球的,一群人对着农村的土锅灶素手无策。

    生产队对这些知青已经很是照顾了,灶房堆满了柴,水缸打满了水,就连一口大铁锅也是队里花钱给他们买的。

    可是他们依旧觉得受到了慢待,从城市到农村这种巨大落差,让他们很不适应。

    几名知青闹到了大队部,要求给他们买煤球炉子、还要了许多其他的东西,大队长怎么可能同意。

    “咱们村里都是烧土灶,给你们准备的柴火够用个十天半月的。以后,你们自己在山上捡些柴用。煤球需要用票买,咱们农村是没有的。别的锅碗瓢盆什么的,你们要是看不上,就自己去买。”

    几名知青还是不依不饶,分给他们的粮食都是粗粮,白面只有半袋子,他们要怎么吃呀!

    薛满仓也没办法,现在这个季节,今年新收的小麦交完公粮,早就分到了社员手里,生产队也没有细粮分给知青。不过国家对这些知青有补贴,想吃细粮只能他们自己去想办法了。

    知青们在大队部吵了大半天,薛满仓只觉得头疼,还是住在大队部的严玉宁出面替他解围。

    “大家不要为难满仓叔了,为了迎接你们满仓叔做了许多的工作,衣食住行样样都为你们考虑了。我知道你们刚从城里来,对农村还不习惯,大家要是不嫌弃的,晚饭我去帮你们做吧。顺便还可以给你们介绍一下我们生产队对的情况,帮助大家适应这里。”

    严玉宁的出现让几名男知青眼前一亮,她的皮肤白皙,五官柔美,眼角带着风情,完全不像是会出现在这个贫瘠的小山村里的女人,男知青们都看呆了,谁也说不出拒绝的话。

    再次回到知青点,几名男知青完全变了模样,一改刚来时的大爷做派,都围在严玉宁身边献殷勤。

    “严同志,豆角我都择好了……”

    “严同志,水都打来了……”

    “严同志,你来看看,火已经点着了,我来烧火吧……”

    严玉宁温柔一笑,“好的,辛苦大家了,饭菜马上就做好了。”

    “不累,我们不累。你们几名女同志不要光在一旁看热闹呀,也给严同志帮帮忙。”

    几名女知青的脸色很不好看,要是刚才这几个人都像现在这么积极的话,她们的晚饭说不定早就做好了,轮到这个不知道是哪里来的女人出风头吗。

    严玉宁却好像没有看到女知青对她的反感一样,“你们几位女同志累了一天了,先休息一下吧。咱们农村的条件差,大家一定不适应吧!”

    “有什么不适应的,我们到农村来,就是为了帮助农民兄弟的,我们要扎根农村,怎么会不适应呢。”

    丁卫红最先回呛了严玉宁一句,“严玉宁同志,你是不是看不起我们呀?”

    “不是的……”严玉宁赶忙给自己辩解,“丁同志的思想觉悟这么高,值得我们大家学习。”

    看她这样诚惶诚恐,丁卫红反倒不好意思继续说什么,哼了一声,回房间收拾自己的行李去了。

    很快,严玉宁在几名知青的帮助下,把晚饭做好了。青菜都是她从菜园子摘来的,她的手艺自然不用说,知青们都吃得赞不绝口。

    严玉宁还特意关照了李老祖孙两个,可惜的是李老待人很是客套生疏,虽然吃了她做的饭菜却让孙子给了她一斤粮票。

    严玉宁推辞着不收,“李老,你这是做什么,我只是帮大家做了一顿饭,怎么能要你的粮票呢?”

    “拿着吧,我一把年纪了,不能占你们年轻人的便宜。”

    李老的样子摆明了不想欠下人情,严玉宁却不气馁,李老要在山前大队这里呆上几年,她有的是时间和他打好关系。

    吃过晚饭,严玉宁就起身告辞,在吃饭的时候,几名男知青知道她已经结婚了,都惊掉了下巴。现在为了避嫌也不好意思多和她接触。

    一个戴眼镜的男青年却站了出来,大大方方说道:“严同志,我们几个送你回去吧。顺便再麻烦你给我们指一下队里水井、磨房的位置,以后也方便我们生活。”

    严玉宁背对着众人,眼里满满都是恨意,这个男人就是化成了灰她也认识。梁向东,上辈子就是这个男人勾引了她,带着她进城,却又把她送给了别的男人。

    上辈子,她认识这个男人是在两年以后,没想到这辈子这个男人早早就下乡来了。比起苏家人,她更恨的就是这个男人,恨不得立刻就让他死。

    可是严玉宁知道自己现在根本就对付不了他,只能慢慢来。所以,她整理好自己的情绪来接近这些知青,就是为了以后可以找到机会报复这个男人。

    严玉宁忽地勾唇一笑,“好啊,梁同志,我们走吧!”

    梁向东的神情一滞,神情有些恍惚,他急忙低头推了推自己的眼镜,掩饰住他内心的情绪。没想到这个女人笑起来,居然这样魅惑,还真是勾魂呢。

    几天的时间,这些知青就对山前大队的情况摸清楚了,解决了生活上的难题,他们也正式开始下地干活。

    薛满仓对这些知青头疼得很,直接就把他们分到了苏安生的小队,交给他管理。

    唐秋英知道了气坏了,和苏安生大吵一架。

    “现在生产队里,哪个不是躲着那些知青远远的,你傻呀,大队长让你管理,你就答应下来。”

    苏安生也很无奈,“那些知青总要有人管吧,况且,他们大都是高中生,有文化,来咱们生产队兴许还能给我们出出主意呢。”

    苏安生对文化人一直很敬重,别人都嫌弃这些知青是累赘,只有他觉得这些人没那么差。

    可是现实是知青中的许多人,都是第一次下地劳动,因此状况不断,面对地里的庄稼素手无策。

    八月份的天气,顶着大太阳,在田里一干活身上的衣服就被汗水浸湿了。有的女同志,即使包的严严实实,脸上也开始脱皮。

    再加上,天气热,他们从家里带来的东西不禁放,早就吃光了。干了这么重的体力活,光吃粗粮和青菜他们也没力气。

    几天下来,小队里的社员们就有了意见,谁也不愿意和这些知青一组,嫌弃他们拖后腿。

    苏安生只能把知青单独分到一组,每次干活分给他们组的活都是最少的,可就是这样他们还是做不完。

    这些知青也是一肚子火气,有的直接就坐在地头怎么也不愿意下地了。

    “老子就不干了,你们爱怎样就怎样吧!”

    薛满仓直接把苏安生叫到大队部训斥,“安生,队里是相信你,才把这些知青交到你的手上,可是你就是

    这样管理的?乱糟糟地像什么样子,要是队里的人都跟他们一样,咱们的地还种不种了。”

    苏安生替这些知青说了两句,“大队长,他们都是城里来的,以前从没有干过农活,刚开始肯定不适应。给他们一点时间磨练,很快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