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草文学网 - 玄幻奇幻 - 大时代的梦在线阅读 - 第六十九章 汝瓷(3)

第六十九章 汝瓷(3)

    汝州是汝瓷的故乡,汝瓷造型古朴大方,其釉如“雨过天晴云”,“千峰碧波翠色来”,土质细润,坯体如侗体其釉厚而声如擎,明亮而不刺目,具有“梨皮、蟹爪、芝麻花”之特点,被世人称为“似玉、非玉、而胜玉”。

    汝瓷以名贵玛瑙为釉,色泽独特,有“玛瑙为釉古相传”的赞誉。随光变幻,观其釉色,犹如“雨过天晴云”之美妙,温润古朴。

    器表呈蝉翼纹细小开片,有“梨皮蟹爪芝麻花”之称。北宋时汝瓷器表常刻“奉华”二字,京畿大臣蔡京曾刻姓氏“蔡字”以作荣记。

    宋、元、明、清以来,宫廷汝瓷用器,内库所藏,视若珍宝、与商彝周鼎比贵。被称之为“纵有家财万贯、不如汝瓷一片”。1952年,总理指示“发展祖国文化遗产、恢复汝窑生产”。

    经过上百次实验和研究,1958年汝瓷之乡汝州汝瓷一厂专家们第一批烧制出第一批豆绿釉仿汝器物,1983年8月汝窑天蓝釉经过汝瓷厂专家试烧成功并得到陶瓷专家的鉴定,均达到和超过宋代汝窑水平。

    从此,汝瓷成了汝州市人的一张名片。汝瓷的典型特色是“青如天、面如玉、蝉翼纹、晨星稀,芝麻支钉釉满足。”

    北宋时间,北方烧造青瓷中心在汝州,当时汝州辖管郏县、龙兴县、鲁山县、汝阳县、叶县、襄县等地。

    汝州四方烧造青瓷器的古窑遗址很多,形成“汝河两岸百里景观,处处炉火连天”的繁荣景象。南北两大瓷区;北区从北汝河北岸汝州市区张公巷、文庙,大峪乡的东沟、陈家庄至黄窑到临汝镇的坡池;

    二是以北汝河南岸的严和店起沿东南方向延伸至罗圈、桃木沟和清凉寺、梁洼,直至段店,方圆300多平方公里、上千座窑炉。

    鼎盛时窑炉达到了300多处,影响扩及到内乡、宜阳、新安及黄河以北等地,是汝窑生产历史上的昌盛时期。

    汝州东北方烧造的是稍有花纹装饰的青瓷,釉色极润泽而带葱绿是早期的产品;南方烧造的,多有印花或刻花的装饰,隐隐浮现在透明的艾绿釉之下。

    原中国古陶瓷研究会会长冯先铭说“汝窑釉色最难仿,比定、钧、耀等窑难度更大,不易仿制,因此传世制品根本无乱真之作。”

    正如清道光年间,督学孙灏诗云“青瓷上选无雕饰,不是元家始博殖。名王作贡绍兴年,瓶盏炉球动颜色。官哥配汝非汝俦,声价当时压定州。皿虫为盅物之蠹,人巧久绝天难留。

    金盘玉碗世称宝,翻从泥土求精好。窑空烟冷其奈何,野煤春生古原草。”诗人对汝瓷作了高度评价,但也表达了他对汝瓷失传的感慨之情。

    就陶瓷设计与制作来说,越简单越难。如何用最简单的造型,既充分展现其实用功能,还要有丰富的内涵,是自古至今陶瓷设计制作的难题,就汝瓷经典器型《梅瓶》、《玉壶春瓶》来说,自宋朝以来,历史名窑均为这两个造型,但变来变去,除高矮胖瘦有所区别,具有时代特征及地域特征外,并无太大变化,可见其创新之难。

    汝瓷之简是一种化境。中国书画的最高境界,在于留白,中国诗词的最高境界在于充分的意境与想象空间。汝瓷的单色釉既是一种优势,更是一种挑战,优势在于其色调之简,挑战在于单色表现之难。

    汝瓷作品之美在于一种直逼内心深处的共鸣,但又似乎不好找出其恰当的表达语言和方式。有人说,汝瓷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欣赏习惯,确立了艺术陶瓷美学的典范。

    也有人说,一个家庭存藏有粉彩、斗彩等花花绿绿的瓷器,说明这个家庭爱瓷。而家里藏有汝瓷,说明这个家庭懂瓷。姑且不说这种论断的对错,但这足可说明,汝瓷所传达给人的不是表面的美,而是内涵丰富内在的美。

    作为一个汝瓷艺人,没有天性的灵感,很深的艺术造诣,没有数十年的坚持,没有出神入化的历练,是不能达到汝瓷之简之美的化境的。

    汝瓷之简是一种生活的智慧,生活是一种深刻与智慧,却也融于简单平和的生活之中,汝瓷给人的印象一定是专注于心智生活、精神生活,看淡物欲,善于独处,品味孤独,把真善美与人生之平淡生活融为一体,波澜不惊,而又惊世骇俗。

    汝窑窑址位于河南省汝州。汝瓷造型古朴大方,以名贵玛瑙为釉,色泽独特,有“玛瑙为釉古相传”的赞誉。

    随光变幻,观其釉色,犹如“雨过天晴云”,“千峰碧波翠色来”之美妙,土质细润,坯体如侗体其釉厚而声如擎,明亮而不刺目。

    器表呈蝉翼纹细小开片,有“梨皮、蟹爪、芝麻花”之特点,被世人称为“似玉、非玉、而胜玉”。

    雨过天青云,者般颜色做将来,二零一二年,宋汝窑天青釉葵花洗”以二点三亿成交。

    汝瓷胎质细腻,胎土中含有微量铜,迎光照看,微见红色,胎色灰中略带着黄色,俗称“香灰胎”,多见汝州蟒川严和店、大峪东沟,汝州文庙、清凉寺等窑址;汝州张公巷汝窑器,胎呈灰白色,比其他窑口的胎色稍白,是北宋官窑的主要特征。

    汝瓷为宫廷垄断,制器不计成本,以玛瑙入釉,釉色呈天青、粉青、天蓝色较多,也有豆绿、青绿、月白、桔皮纹等釉色,釉面滋润柔和,纯净如玉,有明显酥油感觉,釉稍透亮,多呈乳浊或结晶状。

    用放大镜观察,可见到釉下寥若晨星的稀疏气泡,釉面抚之如绢,温润古朴,光亮莹润,釉如堆脂,素静典雅、色泽滋润纯正、纹片晶莹多变为主要特征。

    视之如碧峰翠色,有似玉非玉之美。釉中多布红晕,有的如晨日出海,有的似夕阳晚霞,有的似雨过天晴,有的如长虹悬空,世称“天青为贵,粉青为尚,天蓝弥足珍贵。”

    汝州张公巷汝瓷,釉呈天青、粉青,釉色滋润,手感如玉。有青如天、面如玉、晨星稀的典型特征。

    宋代宫廷用汝窑器物一般均采用满釉支烧,为了避免窑炉内杂质的污染,需用匣钵装好,并将器物用垫圈和支钉垫起,防止与匣钵粘连。高濂的《遵生八笺》说汝窑“底有芝麻细小挣针”。

    在器物底部可见细如芝麻状的支钉痕三、五、七个,六个支钉的很少,痕迹很浅,大小如粟米。张公巷的器物呈圆形支钉。蟒川严和店、大峪东沟一带汝窑器多无支钉痕,个别碗、套盒、凹足钵、洗、器盖等用垫饼支烧工艺。

    汝窑器有瓶、尊、盏托、碗、盘、洗、奁、水仙盆等日用器,少数还有堆花、印花等装饰,底部更有青花年号款,多是用刀笔刻画,和印花、模印等工艺。

    如天青花草纹鹅颈瓶、粉青履莲盏托、天青莲花瓣深腹盂、天青牡丹花龙纹钵、莲花纹钵、辐射纹荷叶器座、辐射纹敛口花钵,暗花双鱼瓷盘。

    另外,在传世品的个别器物上还出现有文字。如“奉华”二字多见于尊、瓶、碟之上。“蔡丙”、“宁”则是见于小碟与洗上。文字虽不是装饰,但仍提高了对器物的鉴赏意趣,其中“奉华”应是宋奉华宫的专用物。

    器形又分裹足、平底、三足、凹足、葵口、窄板沿和宽板沿诸种。盘分有裹足、凹足、平底、直口和荷花口数种。还有三足洗、弦纹尊、套盒、尊、方壶、圆壶等,还有为数不多的莲花器座、荷叶器座、镂孔器、鸟、龙等瓷塑工艺品。也用花、鸟、虫、鱼装饰来满足皇亲贵族们的闲情逸趣。

    汝瓷作为中国传统手工艺的一门重要遗产,凝聚了千百年来中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汗水,传承了绵延不绝的工匠精神。

    在河南省汝州市,汝瓷烧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朱文立将上过釉的坯胎放在架子上,进行二次烧制。

    汝瓷作为中国传统手工艺的一门重要遗产,凝聚了千百年来中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汗水,传承了绵延不绝的工匠精神,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即将再次焕发生机与活力。

    谈及汝瓷,河南汝州市玉松汝瓷掌门人李晓涓有着聊不尽的话题,从汝瓷的传承、工艺的创新一直说到目前的市场、变革与政策背景。

    “《中国制造2025》再次提及‘工匠精神’,重构制造业的价值取向,回归‘技近乎道’的艺术境界,这些都为中国传统手工艺的传承奠定了思想基础”。

    与此同时,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进一步提升,原本那种以“洋文化”为美的观念正在发生着肉眼可见的变化,国人的文化自信渐渐萌发,传统文化开始走进校园、走进我们的生活,大学中的“国学”专业也成为一门显学。不论是物质文化,还是精神文化,国人正在重新诠释传统的定义

    汝瓷不仅是一件实用的物品,其中还蕴含着精神文化的结晶,是实用性与观赏性合一的一种手工艺品。

    在如今消费升级的大趋势下,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精美物品的追求,以及自我情操的陶冶等,纷纷成为人们追逐的目标,因此,欧美的手工奢侈品、日本的手作艺术品、汝瓷等中国传统手工艺品等市场前景都十分广阔。

    汝瓷兴于唐盛于宋,被称为“宋瓷之冠”,釉中含有玛瑙,美如碧玉,色似青天,有“家有千财万贯,不如汝瓷一片”之赞誉。

    长期以来,真正的汝瓷都是“藏之名山,传之后世”的佳品,收藏价值极其惊人。如今,汝瓷这种御用器皿也开始走入“寻常百姓家”了,不过,在生产供应端、市场销售等方面依然存在诸多问题。

    据玉松汝瓷掌门人李晓涓所言,“烧瓷老匠人越来越少了,新一辈人又不愿意接班,嫌这门手艺赚钱少,学起来也十分折磨人。”

    “有些老匠人宁愿孩子去干别的,也不愿意孩子重走自己的老路。”汝瓷工艺的传承已经成为制约该行业发展的重要桎梏。

    “没有市场,就没有汝瓷的传承”,李晓涓如是说。“虽然国家针对一些传统手工艺都有一些保护性的措施,比如对知名的手工艺人发放补助等,在一定程度上会保护传统手工技艺的存续,但汝瓷手工技艺的提升与市场的开拓依然面临难题。

    在如今的时代背景下,“只有走进日常生活,被大众所接受使用,这对于汝瓷来说,才是最好的传承”。

    那么,汝瓷作为一种精神美学,是否会跟大众的需求有所冲突呢?在李晓涓看来,“汝瓷之所以称之为汝瓷,是因为采用了一些当地独特的原料,一种独特的烧制手法,有一些独门的技艺在里面,但最终烧制的具体物品形态是可以多种多样的。

    可以是一个碟,可以是一个碗、可以是一个洗、也可以是一个香器、一套茶具,这些是可以根据消费者的不同需求来烧制的。”

    从这个角度来看,汝瓷天生就是一种高端化商品,每一件汝瓷实际上都是独一无二的,一方面是因为形制的不同,另一方面也在于烧制过程中的炉温等其他不确定因素。

    因此,在如今这个“撞衫”、“撞脸”的时代,汝瓷器皿更符合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市场前景十分乐观。当然,前提是——“与粗制滥造的工业化、流水线瓷器烧制分开来”。

    随着汝瓷等传统手工艺品市场的勃兴,一部分人或企业将不符合原产地标准的技艺引入到汝瓷的生产制作当中来,致使大批量的所谓“汝窑”、“汝瓷”流入市场,给真正的汝瓷手工艺人带来严重的冲击。

    街边小商贩“五块”、“十块”销售的“汝窑”、“汝瓷”,不仅使真正的传统手工艺人制作的汝瓷没了销路,也对汝瓷这个传统手工艺本身带来不利的影响,进一步降低了人们对于汝瓷格调的认知水平,也让消费者对如今的汝瓷市场环境心存疑虑。

    玉松汝瓷掌门人李晓涓认为,“汝瓷必须要依托地域优势,塑造一个个品牌,发展创新,走精品之路,只有如此,才能将真正的汝瓷手工艺传承下来。”

    玉松汝瓷等传统手工艺制作品牌,就是抱着给与“造物以灵魂”的观念,将传统技艺、工艺设计等灌注到汝瓷的生产过程中,以此与其他工业制成品进行区分。

    当然,传统手工艺品牌的塑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企业拥有独特的产品标准、耐心与信心,还需要社会各界的帮助与扶持。

    “玉松汝瓷能够走到今天,一方面在于老一辈孟玉松等老师集体智慧的结晶,重新复苏了传统汝瓷工艺,另一方面也在于数十年如一日的产品打磨,最终得到海内外各界人士的认可”。

    如今,在这个被工业品渐渐“污染”的时代,人们更需要一些“有意义”的物件来填充自己内心的焦虑,给汝瓷等传统手工艺迅速发展的良机。但只有做好品牌,回归匠心,才能让汝瓷等传统手工艺得到更好的传承。

    汝瓷始烧于唐,创烧于宋,为宫廷御用瓷器。北宋后期,汝窑被皇室垄断,专为宫廷烧造瓷器,随着宋徽宗的喜爱而登峰造极,却也伴着宋朝的衰败而销声匿迹。

    “为皇室生产器物是极其特殊、隐秘的事情,烧出而没有被选中的瓷器,都要悉数砸碎、毁掉、埋掉。而汝窑本身更有‘十窑九不成’之说,成器很少。

    再加上总共就为皇室烧了20年,汝瓷在北宋末、南宋初已属珍品,越往后越发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