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草文学网 - 玄幻奇幻 - 大时代的梦在线阅读 - 第七十六章 傩面具(3)

第七十六章 傩面具(3)

    赖氏祖祖辈辈雕刻的器物所表达与所遵从的正是中国传统的精神内涵。有什么样的人性理想,就有什么样的技术理念。

    世事变迁,赖明德依然恪守老祖宗的规矩做事,因为他深知,他手中的器物所表达的是他信仰的家谱、神谱里的“天地国亲师、仁义礼智信”。

    “您的父亲对您最大的影响是什么呢?”

    “家父一再叮嘱对祖师爷有恭敬心!”

    现在的赖明德,再也不是刚开始从师时白天在生产队做事,晚上偷偷学绣傩面具的战战兢兢了。他的傩面具雕刻手艺受到了国际国内的关注。

    业务在不断开拓,他的两个儿子——赖光华、赖太平也继承他的衣钵,成为了“处士”,积极地推广傩面具。赖明德依然朴素平和。

    在他成为处士的那一刻,他曾像他所有成为处士的先人们一样誓言“弟子之性如天之平,弟子之心如水之清……”。

    湘东傩面具有唐代雕法和宋代雕法之分,唐雕比较粗陋,宋雕比较精细,赖师傅制作傩面具以宋代雕法为主,工艺复杂讲究,注重人物性格的刻画。

    傩面是萍乡傩文化的瑰宝,那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的样貌,让人印象深刻。在萍乡,要谈到傩面雕刻大师,不得不提彭国龙。

    彭国龙是中国傩文化传承保护基地首批傩面雕刻传承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萍乡湘东傩面雕刻代表性传承人,至今已在傩面雕刻领域研磨近40年,不仅能写诗作画,还精于木工雕刻。

    其中,又以傩面具雕刻最为拿手,行内尊他为大师、湘东傩雕第一人。

    初见彭国龙,他正拿着雕刻工具在一丝不苟地进行创作,进入厅堂,映入眼帘的是挂满客厅的傩面具画,赤黑面相浓眉大眼的武将、白面朱唇善良公正的文相、粉面朱唇英俊俏丽的生旦、慈祥善良的老者、青面獠牙的凶神鬼怪……透过这一张张古朴而传神的傩面,感受到的是扑面而来的盎然古意。

    “我是子承父业,父亲原来也是湘东傩面具的名雕工。”提及自己40载雕刻年华,彭国龙笑着说,自己非常喜欢搞美术,加上父亲的调教,从就迷上了雕刻。

    1岁时,彭国龙开始随父亲学油漆、雕傩、绣神等技艺,19岁起外出闯荡,后受聘于广东一企业专门从事绘画设计。

    1996年,彭国龙放弃广州的工作,用10多年来打工的积蓄回湘东老家办了个傩面具雕刻厂,006年开始把雕刻好的傩面具推向市场。

    彭国龙回忆放弃广州的工作,他乐呵呵地说“我还是喜欢搞傩面雕刻,这是我一生的追求。”

    在彭国龙二楼的卧室里,有一只精美的樟木箱,珍藏着一件有人出价5万元他都不舍得卖的“宝贝”。

    彭国龙心翼翼地打开樟木箱后,里面是一个已经上漆完工了的傩面具,看造型是个浓眉大眼的武将。

    “这就是唐将军,我给取了名叫做‘古傩迎宾’。”彭国龙一脸虔诚地说,箱里的唐将军傩面具是他从事傩雕以来花费心血最多、耗费时间最长的古傩面具。

    “我用了整整两个月的时间才完成。”彭国龙轻抚着面具说,傩雕的工艺很繁杂,要想成为一名好的傩雕师,就一定要耐得住寂寞。

    彭国龙介绍,一般而言,傩面具的雕刻都要经过7道工序选材量材初雕细雕精雕打磨喷漆,均为手工制作。如果是用作供奉,还必须要“开光”,即请神、上香,在面具上涂鸡血。

    “傩雕的选材基本都是樟木,因为樟木防虫,并有‘纳财’的寓意。此外,所有工序里面最难的就是精雕。”

    彭国龙说,有时候为了雕好龙王嘴里的一颗圆球,需要耗费好几天的时间。因此,急性子的人干不了傩雕的活。

    “除了要耐得住寂寞,还要大胆创新。”彭国龙告诉记者,在市场经济大潮的浸润下,傩面具的雕刻艺术早已超越了宗教祭祀意义,成为引人注目的民间工艺品。

    因此,这就需要打破传统傩面具雕作,在传统形象中揉入现代元素,并采用新的雕刻技法,使作品接近生活、彰显人性。

    010年的鄱阳湖生态文化节上,在短短几天时间,彭国龙带去的几十副经过改良了的傩面具被顾客购买一空,甚至他现场雕刻的不少半成品都被抢购。

    此事经媒体报道后,彭国龙的生意开始“火”起来,一些慕名而来的远方客人上门要货,他的傩面具逐渐销往广州、上海、香港、北京以及美国和日本等国内外市场。

    “仅去年一年就有10多万元的销售额。”傩面具的走俏不仅给彭国龙拓宽了增收渠道,也让当地很多年轻人看到了其中的商机。

    此后,不少人纷纷找彭国龙拜师学艺。

    “我虽然得过不少奖,也有一些徒弟出了‘门道’,但还得依托这一产业,让更多的人富起来。”

    彭国龙感慨道,产业要做大就必须依靠市场,但市场得有公司来运作,只有两者合而为一,产业才能成为品牌,并带来财富。

    除了让产品走向市场,彭国龙对自己的技艺传承看得更重,他有一个目标,就是让他这一身技艺一代一代的传下去。

    从事傩面雕刻以来,彭国龙共有徒弟11人,5人已出师,有6人还在学习中。

    彭国龙感慨地说“如果我的技艺失传了,就白忙活了一世,所以我一定要带徒弟,把技艺传承给徒弟,也希望他们学好以后也继续传下去。”

    “我觉得工匠精神就是要对自己的作品精益求精,力求创新,学习不能停止,我就是到了八0岁还要学。”彭国龙笑着说。

    说起“傩”,可能很多人并不熟悉。傩又称跳傩、傩舞、傩戏,是一种神秘而古老的原始祭礼。流行于江西、四川、甘肃、贵州、安徽以及湖南、湖北西部山区等地。

    戴面具的演员扮演传说中驱除瘟疫的神──傩神,反复的、大幅度的程式舞蹈动作表演极具原始舞蹈风格。

    在傩的表演中,傩面具可以说是最能体现这一艺术的标志之一。

    不久前,在湖南省沅陵县的龙溪口傩文化山庄,蓝桉见到了今年4岁的傩面具雕刻师向清国,并听他讲起了与傩面具相识、结缘的故事。

    接触傩面具雕刻之前,雕刻手艺精湛的向清国在沅陵县城的沅水大桥下开了个仿古家具店,以承接古典家具维修、定制仿古家具为生。

    009年秋天的一个下午,向清国的仿古家具店来了一位精神矍铄的老人。

    来人叫钟玉如,是县史志办的退休干部,正在牵头筹备成立县傩文化协会。

    老人仔细询问了店里每件木雕作品的来历,得知这些都是出自向清国之手后,便问他愿不愿意雕刻一些傩面具。

    老人告诉他,傩面具是傩文化中傩祭、傩仪、傩戏中使用的道具,是原始的面具造型,它不仅驱鬼、避邪,而且祈福佑吉、除病灭灾、镇宅、求子、兴旺,是一种很受欢迎的宗教和民间艺术品。

    这是向清国第一次听说傩面具,虽然对老人的话似懂非懂,但觉得可以尝试一下,也就应承了下来。

    过了几天,老人又一次来到了向清国的店。这次,老人带来了一大沓傩文化资料和傩面具图片。

    那一张张或剽悍、凶猛、狰狞、威武,或稳重、深沉、冷静、英气,或和蔼、温柔、妍丽、慈祥的面具,一下子就吸引住了向清国的目光,带他走进了一个色彩绚丽、千姿百态的傩的世界。

    老人离开后,向清国照着图片雕刻了十几个傩面具挂在店子里出售。一时间,来家具店看稀奇的人增加了不少,但真正掏钱买傩面具的几乎没有。

    无奈之下,向清国只好把这些试水的作品送给朋友们收藏。再后来,因为生意不好,他只得关掉店门,汇入了南下打工的浪潮。

    凭着自己多年练就的雕刻手艺,向清国很快在广东省中山市找到一份古典家具雕刻的工作,工资收入也比较可观。

    到014年,他的年收入已接近0万元,一家三口日子过得舒坦滋润。

    但015年八月,向清国作出了一个让人十分不解的决定辞去工作,回到沅陵专心搞傩面具雕刻。

    “虽然钟老的到来并没有给我带来直接的经济收入,但通过他认识傩面具后,这一艺术就深深地印入了我的心中。

    外出打工这5年里,我看得最多、想得最多、最放不下的,仍然是傩面具雕刻。”

    说这话时,向清国始终微笑着,言语之中充满着对老人的感激。

    向清国的傩文化山庄面积不大,两排平房的墙面上挂满了大不一神态各异的傩面具。笔者粗略算了下,大约有10面左右。

    其中面目狰狞、露着獠k、表情夸张的居多,也有神情端庄、慈眉善目的,色彩多是大黑或大红、大紫、大黄、大白相间,装饰性、视觉冲击力很强。

    据向清国介绍,傩面具起源于远古的傩祭活动,最初是用来娱神的。

    后来成为傩戏表演用具,戴上面具是神、脱掉面具是人,以娱人为主。现在更多用于傩文化景区和家庭装饰。

    沅陵古称辰州,那些面目狰狞、露着獠k、凶神恶煞、表情夸张的面具象征着勇敢和力量,是辰州傩面具最常见的题材。016年初,向清国的傩面具雕刻迎来了一次重大转机。

    为了深入发掘沅陵傩文化,县委、县政府牵头举办了一次傩文化专题研讨会,除了本地从事傩文化研究和傩文化爱好者外,还邀请了贵州、重庆、湖北等周边省市傩文化专家参加。

    作为县傩文化研究会理事的向清国,整理了0余件近年雕刻的傩面具,在县非物质文化保护中心的傩戏堂展出。

    湖北恩施傩王谷景区董事长满益明看到向清国的傩雕作品后赞不绝口,当即下单预订了100个傩面具。

    为了完成好这个订单,向清国专程去了趟有中国傩雕之乡美誉的贵州安顺,现场揣摩大师们的构图和雕刻技法,同时广泛收集散落在沅陵民间的老傩雕作品,从中汲取营养。

    100个傩面具运抵傩王谷后,满益明通过微信给向清国留言很震撼,要的就是这个感觉。

    “这是我从事傩面具雕刻以来接到第一个大单。更重要的是专业人士对我的傩雕作品的认可,让我看到了傩面具雕刻的希望。”

    虽然已经时隔一年多的时间,但如今说起这件事,向清国依然颇有几分自得。

    应笔者要求,向清国现场展示了一番他的雕刻技艺。

    他拿起一截事先准备好的木料,先用铅笔在木头上简单地勾画出一个大概人物轮廓,然后取出专用刀具雕刻起来。

    只见他手到之处,木花飞溅,不到一个时就雕刻出了一个线条流畅、栩栩如生的傩面具雏形。

    “这只是完成了下料、画轮廓、开坯这几道工序,后面还要进行挖空、打磨、修光、着色和开光,雕刻一个傩面具要花6个时左右的时间。雕刻时,还要根据不同的线条和弯度,使用0多种不同的刀具。”

    向清国一边雕刻一边向笔者介绍傩面具制作的心得。

    017年,向清国的傩面具雕刻有成就,湖南借母溪自然保护区定制的10面辰州傩面具刚刚完成,另一家傩文化基地又慕名而来定制傩神面具。

    八月份,他还被县文化部门正式确定为辰州傩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向清国告诉笔者,想靠傩面具雕刻赚大钱很难,但傩雕技艺不能失传,而自己也有责任、有义务做好这个事情。

    接下来,他准备物色几个热爱傩文化的徒弟,一起来做傩面具雕刻,把千百年积淀下来的辰州傩雕技艺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