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草文学网 - 科幻悬疑 - 明末达人秀在线阅读 - 第六百零三章 名利双收

第六百零三章 名利双收

    经这么一提醒,崇祯顿时就反应过来,神情有一些不自然起来,也有一些尴尬,这才想起,不同于后世的那种,打一针就完成了接种疫苗,现在的这种种痘方式,还很原始,程序复杂,过程漫长,周期至少也要两到三个月,如果将近两亿人,都交给他们,估计累死也玩不成。

    而且,崇祯还知道,冷晓磊还遗漏了一点,即便是人手充足,一年之内,也不可能完成那个任务,对大明的所有百姓接种疫苗,这之间还有一个时间跨度。

    毕竟,接种疫苗的周期那么长,在农忙时期,是不可能进行的。

    接种疫苗,只是防范瘟疫爆发之时,感染天花,不一定就会身患天花,而误了农时,却是,一定会饿肚子,量权相交之下,当然是取其轻。

    何况,瘟疫又不是只有天花这一种,不可能为了天花而废弃一切,对于农民而言,更不敢耽误了农事。

    “呵呵”

    为了掩饰那一丝尴尬之色,崇祯干笑了两声,进而补救道“放心吧,朕只是让他们以北方边境为,一点一点地向南推进,给沿途的百姓进行种痘,并不是说大明的所有百姓,都交给他们。”

    “在这个过程中,朕还会从其他的军队或地方,抽调尽可能多的人手,全都是懂得种痘之人,奔赴大明各道,负责各个州府县等地,争取两年之内,大明的所有百姓,都具备天花抵抗力。”

    “只要稳住了北方,陕西、山西和北直隶,等黄河以北的地方,北方的重镇,就减少了天花会蔓延至中原的可能,可以起到极大地缓冲作用。”

    呼——

    冷晓磊也是明显长松了一口气,他还真是担心,崇祯会下达这样近乎于愚蠢的指令,能不能做完,暂且不说,但一定会影响到,全民种痘的大进程。

    这个时候,崇祯的话音刚落,冷晓磊也从纷杂的思索中清醒了过来,张了张嘴,刚想要说什么,徐光启却是兴冲冲地跑了过来,边走边说道“皇上,有几个江南的商人,想要从这里购置一批玻璃和自鸣钟。”

    “哦~”

    徐光启走到近前的时候,身后还跟着几名商人,崇祯轻声回应了一个字之后,目光缓缓转移,扫视着那几名商人的同时,平静地问道“据朕所知,江南应该并不缺这些东西吧?尤其是自鸣钟,南京有着不少的洋人,应该可以买到这种东西。”

    对于崇祯的反应冷淡,徐光启依旧是十分兴奋的模样,实在是,崇祯曾经给研究基地制定一个规矩,每一个发明,如果能够成为一门生意,获利之后,不仅研究所可以申请更多的资金,进行研发,奖金更多,相应的研究人员,也可以获得一定的提成,分得不少的银子。

    最为关键的是,转化为一门生意之后,相应的研究人员,可以在店铺里挂职,又可以领取一笔不菲的酬劳。

    还有就是,若是发明创造的东西,有着极为深远的意义,有着重要的作用,可以授以一定的爵位,亦或是得到爵位晋升,这可是莫大的殊荣,成为当今得到大明爵位的途径之一。

    因此,仅就财富而言,他们这些研究人员或者科学家,已经算是大明的中产阶层,可谓是名利双收,惹得外人羡慕不已,很是眼红。

    而且,其他的地方不论,单单是这京师,以及周边的地区,已经形成了一个不大不小的风潮,越来越多的人对科学知识感兴趣,投身于其中,想要成为研究基地的一员。

    这种风潮越来越大,不断地向周围蔓延,正在影响着大明的文化界,确切来讲,是在撼动儒家的社会地位,学而优则仕,虽还是主流思潮,却也在发生着丝丝动摇。

    毕竟,不管是学而优则仕,还是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说白一点的话,其实就是为了名和利,现在又多了一条途径,可以获得名和利,自然会影响着文化界。

    听到崇祯的问话,徐光启还未来得及回应,却是走上了一名商人,恭敬地答道“启禀皇上,从洋人那里,虽然也可以购买到玻璃和自鸣钟,但价钱要高很多。”

    “而且,尤其是自鸣钟,洋人所售卖的自鸣钟,镌刻的数字,全都是什么罗马数字,叫法也与汉人不同,虽然知道两种时间的转换方式,但也委实麻烦了一些,不如研究所这里的好。”

    “这里铸造的自鸣钟,上面镌刻的时间刻度,全都是采用的子丑寅卯等汉人的时辰叫法,价钱也便宜了一半不止,所以,草民等人,想要购买一批玻璃和自鸣钟,运到家乡贩卖。”

    崇祯的神色缓和了许多,变得随和了起来,面带着几分笑容,听得频频点头,露出欣赏之色。

    此刻,崇祯欣赏的不是对方的口才,也不是始终如一的恭敬之态,而是几人的这份经商头脑,这还没过去多久,就发现了最为赚钱的两门生意。

    毫无疑问,蒸汽机的应用还未推广之前,仅限于火车和采矿,而他们又不是相关领域的商人,自然还不会发现,也不在意蒸汽机的重要性,玻璃和自鸣钟就首当其选了。

    至于其他的发明,多是以武器为主,亦或是与武器有关,还不可能将其应用于民间,大明还要保持武器装备的绝对优势,短期之内,还不可能将相关的技术推广于民间。

    这个时候,听到那名商人说到,南京的洋人教堂中,几乎是每一个教堂都有一个自鸣钟,思绪翻飞间,崇祯不禁想起了后世的大本钟,英国的那个大本钟。

    忽然间,崇祯的心中一动,脑海里闪现一个主意,暗暗自问道,为什么不可以用自鸣钟代替打更?

    而且,别得暂且不论,如此一来的话,用自鸣钟代替打更,有一个绝大的好处,不仅准时报时,还能省去诸多麻烦,只需每隔一段时间,维护发条即可。

    在这个时代,虽然存在着圭表、日冕、漏刻等计时方法,然而,其中的诸多计时手段,多是以光照的长短为依据,即便不是,也是和光照有关,作为最初的计时。

    有着一个后世的灵魂印记,虽然只是一个文科生,但崇祯也知道这种计时方法有多么大的弊端,有多么的不准确。